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54|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七星娘娘(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6 05:18: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七星娘娘

 

 

 
七夕是中國最有詩意的節日之一。也可說是中國情人節,在七月初七,七夕這一天,「牛郎織女」,會成為民間傳誦的佳話,而世人所熟知的織女,也正是自然崇拜的「七星娘娘」 。

「七星娘娘」,民間俗稱「七娘媽」。相傳七星娘娘是兒童的守護神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做為七娘媽的聖誕之日,民間莫不膜拜祈福,尤其祈求他護佑家中兒童平安成長,七娘媽 除了尊稱七星娘以外,還有「七仙姑」、「七仙姐」等,七星是「北斗星」的總稱,『北斗星』道家稱為『天罡』;但人間流傳的七星娘娘,是指牛郎織女的織女星,其故事就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於鵲橋。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是千古不滅的話題,也就是七夕的來源,在夏夜繁密的星光,組成一條白茫茫的星帶,橫貫南北,古代稱為天河。但在現在的天文學家,稱為銀河系,在銀河之西邊的星座中,有一顆發出青色光輝,明亮的星就是織女星,銀河東邊天鷹星座內,和織女星遙遙相對的一顆明星,放射著橙黃色的光芒,就是牽牛星。民間稱為牛郎星,星圖稱為河鼓星,織女星的旁邊,有四個小星稱為漸台星,組成平行四邊形,象徵著織女織布梭子,牛郎星與他旁邊的兩顆小星,構成一幅擔子樣,象徵著牛郎擔著兩個小孩子,牛郎配織女的故事,就是由這幾顆星所產生,也才有今日的七娘媽生。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每一個朝代都略有不同,關於牽牛星,究竟是哪一個星,古人頗有爭議,南宋周密的癸辛雜識,牛郎星和織女星,被神格化與人格化,民間流傳甚久,也有一段愛情故事。根據南北朝時期,殷藝的月令廣義七月令記載,織女乃是天帝之女,居住在天河的東邊,是一位非常艷麗的仙女,每年都在機杼紡織,織成了雲霞天衣。

  有一牽牛郎,居住在天河之北,勤於耕田,天帝對牽牛郎欣賞萬分,就將織女嫁給牽牛郎,想不到兩人婚後,就不再耕田與織布;天帝震怒,立刻將他們分開,各居天河兩岸,一在南一在北,經過無數歲月,王母娘娘,被牛郎與織女的真情所感動,就准許他們,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相會一次。民間的傳說,每逢農曆七月七日,空中很少看到喜鵲,因為喜鵲在這天,都到天河替牛郎與織女搭橋,所以世人稱天河橋為鵲橋。在漢代就有鵲橋的傳說,又稱農曆七月初七為七夕節,唐朝韓顎的歲華紀麗內中的,風俗通記載曰:「有了以上的傳說,自漢朝到當今」,世人在七夕之夜,都會向天觀望織女過鵲橋,與牛郎一年一次的相會。

  從漢朝到清朝,有記載節日風俗,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因而也有七娘媽的奉祀。根據另外一個傳說,「織女」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兩子,織女被帶回天庭,牛郎卻留在人間。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之一,也是第「七小妹」,在人間的牛郎名叫「董永」,織女的六位大姐,看董永一人難養兩個孩兒,就暗中幫助這兩位孩兒,使董永與小妹所生的孩兒,平安長大成人。有這個傳說,所以咸信「七仙女」,是關懷照顧庇佑孩子的神祇,民間就尊稱這七位仙女,為七星娘娘,七星夫人 七娘媽,就建廟奉祀,祈求自己孩兒,在七娘媽的庇佑之下,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

  在台灣各地,以七月初七做為「七娘媽」的生日,家家戶戶都在黃昏的時候,在門口拜「七娘媽」,祭拜『七娘媽』之時,要使用「七娘媽亭」。「七娘媽亭」祭祀完成之後,必須要與金紙金衣一同焚化,祭祀七娘媽的供品,有鮮花以及人造的花,此外還有香粉、口紅、花果、化妝品等。祭祀禮成之後,必須要將所有的祭祀的花、香粉、水果、化妝品,投向屋頂,讓「七娘媽」取用,除了花果 水粉之外,也要供奉雞酒 油飯,三牲酒禮,祈求七娘媽賜福多子多孫,一切平安健康,還有長輩怕小孩子長不大難養,就在滿月的時候在七娘媽案前許願,祈求「七娘媽」的保護,就用銅錢加上紅線求賜冠牌,掛在脖子,叫做戴冠,其功用就是避邪納福,順利長大成人。一直到小孩子十六歲那一年,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就要做十六歲稱為成年,替小孩子做十六歲的風俗,在台南最為流行。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聖誕之日,奉祀「七娘媽」「台南開隆宮」,可說是人山人海,所有的家長都會帶著,滿十六歲的小孩子,不管是男或是女,在這一天都會來「開隆宮」,七娘媽的面前,完成十六歲的儀式,替小孩子做十六歲的由來。相傳起源於清朝末年,台灣那時候稱為府城,清末的府城是中國與台灣,貨物的集散地,很多的碼頭工人,為在各行號搬運貨物,但搬運貨物的工錢,有訂定準則,未滿十六歲的人,搬運的工錢,只算半工,也就是童工。那當時的人民生活困苦,一天的收入有限,只有祈求自己的小孩,快點長大,滿十六歲之後,就可以一起搬運貨物,可以領到全部的工資,到了十六歲那一年。台南人就特別選,「七娘媽」生日那一天,到開隆宮祭拜,表達謝意,也稱為做十六歲,做十六歲的儀式,已經流傳兩百多年,台南開隆宮「七娘媽廟」。

  是初建於清雍正十年,西元一千七百三十三年,每年開隆宮做十六歲的儀式,都非常的隆重,在廟前準備一個,高大的七娘媽亭,祭典儀式開始。是由主任委員上香,頌讀疏文之後,滿十六歲的青年男女,必須由七娘媽亭的亭下鑽過,就代表已經長大成人,還有家長自己準備,小型的七娘媽亭來做十六歲,然後「七娘媽亭」跟金紙、香燭一同焚化,再向七娘媽跪拜叩謝,做十六歲的儀式,就算完成。


  七娘媽生,在中的節日風俗,稱為七夕,民間也有稱為七巧節,七巧的風俗,自漢朝就非常的風行,七巧只有女性,才有如此的祈求,就是女性在七月初七夜,在花園或者門前,設香案焚香祈禱,希望上天賜給他一雙,像織女靈巧的雙手,叫做七巧,祈求之後,就將供奉的胭脂、水粉,一半灑向天,一半留下自己用,相傳七巧之後的女子,可以變得美麗、靈巧,猶如天仙,民間對農曆七月七日的崇拜,是源自於天上織女星,與牛郎星自然的敬仰,經過歲月的民間流傳,變成『七夕節』、『七巧節』,以及台灣所奉敬的,七娘媽的聖誕千秋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9 感謝您熱心參與論壇加分活動,論壇有您更 ...

總評分: SOGO幣 + 9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3-2 19:55:58 |只看該作者
嘉義縣太保

村莊裡面主神就是七星娘娘唷~~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8-30 16:49:09 |只看該作者
 相傳七娘娘是天帝的第七掌珠,尊稱為「七娘媽」、「七星娘娘」。

  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

  農業社會時代因為勞力的需要,一般家庭都養育許多子女,為了讓每個子女都平安長大,許多父母將子女送給七娘媽或靖姑娘媽、佛祖等神作契子,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好搖飼」。凡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在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雞油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婆姐衣等祭品,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誌」,此後每年七夕都須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綿以示「換誌」,直到十六歲「脫誌」、「出花園」為止。

  民間俗信,十六歲以下的兒童都受到七娘媽的護佑,所以嬰兒出生滿週歲前,即由母親或祖母抱到寺廟去祈願,並用古幣、鎖牌、銀牌,串上紅絨線為絭,繫在頸上,直到滿十六歲時才在那年的七月初七拿下。

  七娘媽的信仰,在閩南及客家兩個方言群中又有著不同的傳說。

  閩南的傳說中織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便暗中保佑那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由此才發展出七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為人父母者,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就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稱為「拜契」。

Rank: 2

狀態︰ 離線
受到警告 4
發表於 2012-1-25 22:58:25 |只看該作者
好特別的神尊哦...
感謝
版大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21: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