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閻羅天子-包青天(包府千歲)(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6 05:55: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閻羅天子包府千歲

 

 

 

包府千歲,俗稱包青天、包公、包龍圖,民間尊之為閻羅天子,為中國北宋著名清廉官員。包拯生於宋真宗咸平三年(西元999年7月10日-西元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號文正,江南廬州合肥人(今安徽省合肥縣),父親包懷,母親周氏生三子,長子包山,次子包海,三子即為包拯。拜一寧先生(寧公)為師。

包拯於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初舉進士甲科,初任建昌知縣,但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期間長達十年之久,在親友的勸說下,方於宋景祐四年(1037年),出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故以孝聞於鄉里。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

為懲治貪官,自慶曆四年(1044年)廿八日,包拯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祐二年(1050年)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官至開封府尹及龍圖閣大學士。因為他進入「二府」成為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後,其衣著飲食和器具依然「如布衣時」,是古代中國清官的典型代表。後世包括朱熹、歐陽修、劉敞、司馬光對包拯皆有正面評價。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展生產為己任,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倖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採納施行。

嘉祐元年(1056年)年十二月,包拯因上疏極諫仁宗立儲君,仁宗不悅,將包拯徙調出外,權知開封府,以善折獄(斷獄)聞。包拯於次年(1057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後只有一年有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敢於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並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包拯素性剛毅,貴戚宦官皆為斂手。包拯既知開封府,大開正門,任民訴冤,任何案件,概令兩造上堂直陳,立剖曲直,遇有疑難訟獄,亦必多方調查,務得真情。鋤豪強,罪姦枉,獎節義,伸冤曲,婦孺皆知其名,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謂有閻羅包老在,無人敢賄賂,並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包拯以曾除天章閣待制,故有「包待制」之稱;又因曾除龍圖閣直學士而有「包龍圖」之名。包拯為官廉正,一芥不取,鐵面無私,明辨忠奸,晝間治陽世,夜間司陰曹,世稱活閻羅;因其性寡笑,時人比其笑為黃河清,當時有詩詠包公道:「立朝一笑比河清,婦稚由來識大名,儘說此公能折獄,得情仍不外廉明。」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他官至樞密副使,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病歿於開封,享壽六十四。朝廷封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妻子董氏把包拯生前奏議底稿交付至門生張田輯錄成《孝肅包公奏議》(即《包拯集》)十五卷,都三十門,流傳後世。次年歸葬合肥,並由宋樞密副使吳奎立下墓誌銘(現存安徽省博物館),墓地曾於1199年由淮西路官員重修。
據墓誌銘載:包拯先有三妻張氏、董氏(有一子包繶,娶妻崔氏,曾任通判潭州,但他婚後兩年染病身亡,崔氏無出,守節不再嫁,因而包拯面奏仁宗自稱無子嗣),並後與隨嫁之待婢孫氏納為妾室,但滕妾被包拯遣送回家。孫氏在母家生下一子包綖(1058年,包綖由包繶之妻崔氏取名包授),事為崔氏所知,密為膽養,母子俱全。
包拯遇疾將歿,崔氏乃向包拯稟明此事,並將滕子帶回歸宗,由包拯命名曰綖;包拯並留遺囑道:「後嗣倘得為官,當謹守清白家風,如或犯贓,生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我子孫。」言訖乃逝。包公另還有兩位女兒。另董氏於1068年病逝於合肥,與包拯合葬;崔氏則於1094年去世,享年62歲。

 

農曆正月初八為閻羅天子包府千歲聖誕日,七月初十為三條崙海清宮主神閻羅天子包府千歲渡海來台紀念日。在台灣,有廟宇傳說包拯死後被封為神明,號稱「馬國公」、「馬府千歲」,故現在稱的「馬國公」就是包公本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05: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