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7-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83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514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靈寶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由東晉末年葛巢甫在古《靈寶經》傳授基礎上進一步造作「靈寶」類經典之後所肇建。 葛巢甫是東晉著名道士葛洪的從孫,生當東晉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靈寶經書的造作與傳授。
東漢袁康所作《越絕書》,載有神人授夏禹《靈寶五符》經的神話故事,略謂:「昔禹治水於牧德之出,遇神人授以《靈寶五符》。後藏於洞庭之包山(今太湖西洞庭山)。」
「至吳王闔閭時,有龍威丈人得符獻之,吳王以示群臣,皆莫能識,乃令(使者)繼符以問孔子。」孔子告之乃《靈寶五符》云云。葛洪《抱朴子·辨問》有類似的記載。
並謂:「《靈寶經》有《正機》《平衡》《飛龜授AE|》,凡三篇,皆仙術也。」其《遐覽》篇即著錄《正機經》《平衡經》《飛龜振經》各一卷,蓋以一篇為一卷。 葛洪《遐覽》篇所錄之書出自其師鄭隱所藏,證明在鄭隱、葛洪之前,確有《靈寶經》問世。
現《正統道藏》所存《太上靈寶五符序》捲上,亦載有上述授經故事,所述《靈寶經》淵源,大致與《越絕書》《抱朴子·辨問》之說合,只是略有增益,其書名亦同於《越絕書》之《靈寶五符》。
據劉師培《讀道藏記》考證,此序及文與北周甄鸞《笑道論》及《御覽》所引《五符經》文合,證明它確是古《五符經》。此《太上靈寶五符序》共三卷,只上卷之首段方為序文,其餘為經,現將三卷皆標作序,「乃標題之訛也」。
劉師培又據《太上靈寶五符序》捲上之「《五帝官將號》章,詳析五方帝名及五色; 《太清五始法》章,以五藏、五常配五行,並及孤虛王相之法」認為「均漢人遺說,即出自漢季,亦未可知。」
由上可見,在東漢末,至遲到漢、魏之際,已有「靈寶經」如《靈寶五符經》的出現,只是道士們為了神秘其書,將其托為夏禹或帝嚳所授或所傳。其托始之辭雖不可信,而出世年代較早,卻是可以從書中反映的時代思想特徵來斷定的。 儘管靈寶經書出現的時間較早,但其卷帙一直較少,流傳也不廣。
直到東晉中葉,繼楊羲、許謐造作「上清經」之後,葛巢甫以古《靈寶經》為基礎,加以附會引伸,造作出大批「靈寶」類經書,才使其卷帙有所增加。也正是在葛巢甫等大量造作「靈寶經」 的基礎上,才逐漸形成以此經書命名的靈寶派。
葛巢甫造作「靈寶經」書的時間,大致在楊、許造經之後,到其以經書傳弟子任延慶、徐靈期之前。楊、許造「上清經」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365),葛巢甫以經書傳弟子任、徐在安帝隆安(397~401)末。葛巢甫所造「靈寶經」,在社會上很快得以流傳,當王靈期詣許黃民求受「上清經」時(在許黃民於元興三年奉經入剡後),已是「風教大行」。
據日本學者小林正美考證,葛巢甫造作的「靈寶經」,主要有《靈寶赤書五篇真文》《靈寶赤書玉訣妙經》等。 葛巢甫及其後繼者在造作「靈寶經」時,勾劃出一個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 後嗣的傳經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