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茶道茶藝:名泉趣談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10老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1 15:48: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自古以來,茶人對泉水情有獨鍾,這不僅是因為泉水輕清甘活,最宜於烹茶,同時還因為名爾清流,淙淙潺潺的聲響引人遐想。品水鑑泉在古今茶人中流傳著許多佳話趣談。①武夷山的“呼來泉”又名通仙井武夷山四曲禦茶園內(現茶葉研究所品種園中)至今還依然保留著一口水井清甘洌的“通仙井“,又稱”呼來泉“。

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設置禦茶園時,挖鑿了一口“通仙井”,井沿為八卦形,在通仙井旁還蓋了一座別具一格,高七尺,寬與深二丈見寬的“喊山台”。每年驚蟄這一天,縣令帶領官員,紳士,茶商,茶農等在這裡舉行祭祀茶神儀式,至祭文,鳴金擊鼓,參祭眾人齊呼:“茶發芽,茶發芽 ... ...“據說這聲浪使通仙井內的井水頻頻升降,為此人們稱井內的泉水是”呼來泉“。”呼來泉“又名”通仙井“還有另一種說法,武夷山曾是道,釋,儒三教並存的歷史文化名山。

但唐代以後以道教佔統治地位,因此許多峰戀溪澗的命名都帶上濃郁的道家色彩,道家還將武夷山景區分成了三片,九曲溪一片,溪北一片,溪南一片。水的北面叫“陽”,水的南叫“陰”。而九曲溪北,衝佑觀附近,有一眼“龍井”,正是“魚井”,“魚”為“陰陽魚”之魚,四曲溪南即禦茶園內有一眼“通仙井”又名“呼來泉”,兩口井是陰陽魚的眼睛,全部合在一起正好是一幅“陰陽魚太極圖”。②山東濟南有一名泉趵突泉其泉水是自地下岩洞的裂縫中湧出,三窟並發,浪花四濺,聲若隱雷,勢如鼎沸,平均流量為 1600公升/秒。相傳清乾隆皇帝巡視江南途經濟南時品嚐了趵突泉水,覺得這泉水竟比京師玉泉水更清洌甘美,於是賜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乾隆先後封了兩個“天下第一泉”,看來皇帝的“金口玉言”也有信口開河的時候。③江西九江廬山康王谷水簾泉在廬山東谷會仙亭旁。唐代茶人陸羽,當年在遊歷名山大川,品鑑天下名泉佳水時,曾登臨廬山,品評諸泉,覺得水色清碧,其味甘美,於是將水簾泉評“天下第一泉”。

站在觀山(廬山山名之一)之上,可見一縷天泉,垂直而下,落在大盤石上,發出洪鐘般的響聲,泉水經過折迭散而復聚,再曲折迴繞,又往下瀉,谷風吹來,泉水如涓飄於空中,好似萬鬥明珠,隨風散落,在陽光下,五光十色,蔚為壯觀。這康主谷水簾泉,自從陸羽為“天下第一名泉”之後,曾盛極一時。嗜茶品泉者接踵而至。宋代蘇軾,陸游等都品鑑過水簾泉之水,並寫下了品泉詩章。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3 23: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