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2
- 最後登錄
- 2013-5-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8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0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國時報【王志宏/高雄報導】
高雄地檢署社會勞動人送便當服勞務,他們天天到菜市場「博感情」,意外拗了不少青菜,送回社區烹煮再配送便當給低收入戶獨居老人,畢業前還與學弟妹交接,告知阿公、阿嬤喜歡吃及不喜歡吃的菜,不但幫社區省下一大筆菜錢,也隨時得知老人居家狀況。
建軍社區發展協會,每天中、晚餐各送兩百個便當給苓雅區廿個里、三民區五個里的中低收入老人,去年社區向雄檢申請社會勞動人服務,他們天天到菜市場幫忙搬菜回社區烹煮,長期與菜販博感情。
協會理事長洪惠雀表示,送餐服務從八十八年開始,由一群阿公阿嬤發起,每天定點請老人吃飯,當時一天開銷至少七千元,後因負擔不起龐大菜錢,差點被吃垮,中斷三個月直到社會局介入補助,才轉型成老人送餐服務。
去年十一月,一名賣棉被的張姓老闆因票據法,需服九百小時勞務,他除了協助送餐,還天天主動到菜市場幫忙攤販擺攤、收攤,逐漸與菜販建立交情,菜販也樂得把菜送給他拿回社區。
這名張老闆二月底結束服勞務,目前已有十多家菜販跟著免費提供青菜,他還特別交代學弟、學妹要持續主動幫忙菜販,強調嘴巴要甜一點,好讓青菜源源不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