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典故事:多聞第一的阿難陀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4 06:53: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中,相貌最莊嚴的,記憶力最強的,要算阿難陀尊者了。
  
  關於阿難陀尊者,有著不平凡的一生,他對於當時的教團,以及今日的佛法,都有很深切的影響。
  
  阿難陀在他兒童的時代就加入教團,他是和阿那律,跋提等一起出家的,最初釋種七王子出家時,阿難陀以最小的年齡,參予其中。
  
  阿難陀的父親是白飯王,提婆達多就是阿難陀的哥哥,他所以能夠在童年時加入僧團可以說就是佛陀的希望。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一生事業中最要緊的就是物色繼承的人選,加以培植,加以提拔,在佛陀成道後不久,他就選上了阿難陀。因此,當機緣成熟時,阿難陀就和跋提王子等人一同加入僧團,追隨佛陀,一直侍奉在佛陀身邊。
  
  佛經中對阿難陀的讚揚很多。“增一阿含經”說他'知道時機,明白事物,所做的事都沒有疑問,記憶中的事不會遺忘,而且學識廣博又多聞,能忍而敬奉聖人。'
  
  在教團裡漸漸長大的阿難陀,有著溫和慈悲的天性,以及動人的俊容。他是教團里里外外最受女眾尊敬的人,對比丘尼,他盡心關切;對在俗的信女,他給予安慰。也因為有阿難陀的請求,僧團才有女眾出家。
  
  因為阿難陀在佛陀心目中是紹隆佛種的人,為了讓阿難陀能夠把持自己,專心修道,佛陀就想叫阿難陀做自己的侍者。
  
  這是佛陀成道的第二十二年,佛陀已經五十三歲了,那時佛陀正住在竹林精舍,阿難陀被選為佛陀的侍者。在這以前,佛陀沒有常隨的侍者,侍奉佛陀都是由諸比丘輪流。
  
  這時目犍連知道佛陀的意思,他和舍利弗來勸阿難陀道:
  
  '阿難陀比丘!佛陀的意思是要你做他的侍者,譬如樓閣東面開窗,朝日必定先照到西壁,你年輕有為,聰明溫和,我們希望你能夠承擔!
  
  阿難陀聽後,以任重而推辭,經過目犍連,舍利弗的勸說,阿難陀提出三個條件:
  
  一,佛陀的衣服,無論新舊,他不要穿著。
  
  二,如有信眾請佛陀應供,他不侍奉前去。
  
  三,不是去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去見,此外都願侍奉佛陀。
  
  目犍連和舍利弗把阿難陀的意思轉呈給佛陀,並向佛陀轉達阿難陀的條件,佛陀非但沒有生氣,而且非常歡喜的讚歎道:
  
  '阿難陀真是有品格的比丘,他提出的要求,是為了避免譏嫌,定必要的預防。因為阿難陀比丘是怕別人批評,說阿難陀是為了穿衣,為了食物才侍奉佛陀的,他知道預防,才有這樣的要求。'
  
  從此阿難陀就做了佛陀的侍者,這時他的年齡也只二十多歲。在他侍奉佛陀二十五年的歲月裡,皆遵照佛陀的意旨行動,依教奉行,並跟隨在佛陀的身後,到各地弘化。以這樣的因緣,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難陀的心中。
  
  年輕的阿難陀,每天跟隨著佛陀,儼然成為佛陀與諸比丘之間的調和者。在僧團裡,他經常保持著謙虛,虔敬,慚愧的心理。有不少的信眾,都因為阿難陀的關係皈依了佛教。
  
  阿難陀集虔誠,質樸,勤勞,謹慎,謙虛,廉潔,守戒,寡欲,敏慧於一身,對佛法的了解也最為透徹,可足他在佛門的地位卻不高。四大聲聞,十六羅漢中都沒有他。在佛陀十大弟子之中,他是博學多聞第一,也就是知識最淵博的弟子,但是卻排在最後一位。
  
  佛陀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動歸靜,佛陀宣布將在迦毘羅衛城三十餘裡的拘屍那迦羅城的娑羅雙樹間進入涅槃。阿難陀跪在佛陀的旁邊,輕輕的問道:
  
  '佛陀!我們以後對女眾應採取什麼態度?請佛陀再說一次給我聽!
  
  佛陀看看跪在四周的諸大弟子,然後對阿難陀說道:
  
  '阿難陀!想要離煩惱證悟的人,是不可以把女眾放在心中的。你要將老的女眾看做自己的母親,將年長的女眾看做姐姐,將年輕的女眾看做妹妹,阿難陀!你千萬要記住啊!
  
  佛陀回答上面的問題以後,又把荼昆,建塔等的事一一加以說明。感情脆弱的阿難陀,想到這是佛陀最後的遺誡,一陣心酸,不覺流出眼淚來,他不敢再跪在佛陀的身邊,趕快跑到園中哭了一場!
  
  阿難陀想到佛陀將要涅槃,別的大弟子們都已開悟,唯有他,今後依誰來證悟呢?想到從今以後,再沒有恩師給他服侍,他像斷腸一樣的傷心!
  
  佛陀看到阿難陀不在身邊,就叫人去把他明來,又再對他說:
  
  '阿難陀!你不要悲傷!有相會就有別離,有繁榮就有衰微,我不是常對你說嗎?世間是無常的,有生必定有死,壞了的車子用修補來維持,那也不是長久的辦法,有為的色身要壞,佛陀會在法性中照顧你們。你服侍我那麼久,勤勞而能忍耐,你對我沒有什麼缺失,我將以這個功德報答你。你用心精進修道,不久之後就會離開煩惱的系縛,能開悟證果!
  
  佛陀說到這裡,阿難陀感激得泣不成聲,佛陀又看看大家,對大家說道:
  
  '諸比丘!阿難陀非常忠實的侍奉我多年,他很溫和而善良,他聽聞大法不忘,他的功德將來能在世間上發出光輝!
  
  阿難陀用手蒙著臉,悲泣地離開佛陀。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流淚不止,可是像這樣的流淚有什麼?要緊的是提出有關如何使正法久住的問題來請示佛陀才對,大家商量以後,又把阿難陀找回,公推他請問佛陀:
  
  '第一,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
  
  第二,佛陀涅槃後,以什麼安住?
  
  第三,佛陀涅槃後,惡人如何調伏?
  
  第四,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仍像往常一樣,慈祥愷悌的回答道:
  
  '阿難陀!你和大家好好記住,你們應依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遇到惡人時,默擯置之,經首安立如是我聞,就叫人起信。你們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住之處!
  
  佛陀的話,大家聽了更感動!更傷心!
  
  這是多麼有權威的聲音啊!
  
  佛陀就這麼進入涅槃了!
  
  四面八方的弟子聽到佛陀涅槃的消息,都集攏而來,阿難陀想到佛陀生前,很少有婦人能到面前來參拜,於是他就先讓比丘尼和在家信女來親禮佛身,由此可知他永遠是婦女們的同情者!
  
  佛陀涅槃後,摩訶迦葉主持法會時,在眾弟子面前當場指責阿難陀:'餘垢未盡,不可住此。'阿難陀只得表示自己會深自反省。
  
  當天晚上,他發奮用功修行,冥思默想,把一切放下,於中夜即開悟證果。阿難陀立即去找迦葉,迦葉緊閉著房門不開,只答應讓阿難從鑰匙孔裡進來。阿難陀果然從鑰匙孔進入房中,這樣的神通力證明他已經得道了,迦葉便讓他升坐到獅子座講述經典。
  
  最初結集的經典,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以及“譬喻經”,“法句經”等,都是這有名的第一次結集聖典大會,由阿難陀尊者誦出來的。
  
  據“大唐西域記”記載,阿難陀在涅槃之前離開了摩揭陀國,前往毘舍離國。這時摩揭陀國的阿阇世王正要和毘舍離國開戰,阿難心想,如果在摩揭陀國入滅,遺骨就不會分給毘舍離,如果到毘舍離入滅,他們也不會將遺骨分給摩揭陀國,所以他打算在兩國交界虛的恒河中間上空進入涅槃。
  
  當阿難陀在渡過兩國之間的界河時,便從船上飛升到空中入放光三昧放出種種色光,進入涅槃,聖體並分成兩半,使骨灰舍利分別落在河的兩岸。兩國國王於是各自拾取舍利,在自己的國內建造佛塔供奉,一個是在毘舍離城北方的大林重閣講堂,一個是在王舍城外竹林精舍的旁邊,稱為阿難尊者半身舍利塔。
  
  摩揭陀和毘舍離兩國因為阿難陀入滅的因緣,遂釋嫌修好,不再戰爭,救了千萬人的生命財產。阿難陀尊者的犧牲,真是偉大崇高!
  
  雖然阿難陀尊者入滅了,但他對佛陀的功勞,對佛法的貢獻,以及溫和善良,謙虛忍讓的聖格,永遠活在佛弟子心中。
  

轉自:佛教故事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09: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