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6
- 最後登錄
- 2020-12-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7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81
- 相冊
- 0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何等為『出家菩薩之四種放逸』-----------------------文 / 林水鎮居士
眾所周知:『出家菩薩』者,梵名波吠[何-可+爾]野,A^ran!yaka出離在家之生活,修菩薩之淨行也。如同《維摩經弟子品》曰:「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同方便品》曰:「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釋氏要覽》曰:「毘婆沙論雲:家者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梵語雜名》曰:「出家,波吠[何-可+爾]耶。」
至於何等為『出家菩薩之四種放逸』?依《大寶積經》開示:出家之人有四放逸入於地獄。何等為四?即所謂:
(一)多聞放逸自恃,多聞而生放逸。
(二)利養放逸,得利養故而生放逸。
(三)親友放逸,依恃親友而生放逸。
(四)頭陀放逸,自恃頭陀自高毀人。
由此觀之,如是『四種』即名曰四種放逸,出家之人具四放逸墮於地獄,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放逸』者,謂縱恣自逸,耽著欲境,不能檢束,因而惱亂,唯識論二十隨煩惱之一,不守規矩也。如同《大乘義章》曰:「離善方便名放逸。」
總而言之,『出家』者,可分:
(1)身(為了脫生死而著袈裟)心(不貪五欲六塵)皆出家
(2)身出家(或因逃債,或因婚姻不滿而著袈裟)心不出家(尚貪戀家眷、五欲)
(3)身不出家(或因照顧老弱眷屬,或因學佛較晚)心出家(為了脫生死,由聞思修三慧而看破五欲)
(4)身心皆未出家(指一般未學佛凡夫)。
學佛修道者為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勢必要選擇『身心皆出家(如古今中外『明心見性』之高僧)』,至少也要選擇『身不出家而心出家(如唯摩詰居士、龐居士、傅大士、王龍舒居士、彭際清居士等大德)』,方能『明心見性』,或上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俟證得『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後,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普度眾生,滿菩提願。否則『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六欲天上現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願與諸仁者共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