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6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53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工夫茶藝是指流行在明清的福建地區小壺泡茶文化。是商賈、文人、平民的生活文化。在茶藝主流由團茶轉為散茶後,閩中一面汲取古典傳統,一面私淑江南文文人,所形成之一種茶藝,流行在汀、漳、泉、潮等地,是台灣老人茶的源起。
工夫茶特重茗茶、器具、茶術,不重視茶人、茶所,更少茶宴表現。茗茶中,閩北以武夷巖茶為最優,分四級為花香、小種、名種、奇種、閩南崇尚鐵觀音,廣東流行水仙。器具獨沽宜興砂壺,量約一百西西,杯為十五西西景德瓷杯,煮水器用砂銚,側柄耐火材料為之,潘玉書製最著名,爐流行潮汕細白泥小火爐。在茶術中有煮水、溫器、投茶、沖茶、淋壺、品茗六個步驟,尤以淋壺之術為歷年首創。工夫茶文化主導嶺南茶文化數百年,歷來約有數種類型:僧道工夫茶、富商工夫茶、茶人工夫茶、平民工夫茶,台灣在平民工夫茶之基礎上融入日本煎茶道及江南文人茶而成就茶藝,基本上乃以工夫茶重茶湯表現為特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