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89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64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天桂山地處太行山脈,距省城石家莊80公里。位於東經113度31分,北緯38度42分,是我國北方著名道教山岳古觀型風景名勝區。區內奇峰險峻,怪石林立,洞泉遍布,林木繁茂,雲環霧繞,素有“北方桂林”之稱。碑碣夾道,亭閣曲廊,綠樹掩映,古有“北武當”之名,為道教清修之福地。歷代吸引了不少修真踐行之士,英雄豪傑之輩均來此修煉大道。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出巨資派心腹侍從林清德在天桂山大興土木,修建帝王行宮。殿宇雕樑畫棟,飛簷翹角,紅牆碧瓦,富麗堂皇,成為北方道教名山,是當時少有之景觀。明亡,林清德,出家為道,開闢天桂山道場,改行宮主建築為真武殿,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真武殿是天桂山青龍觀道院的主體建築,坐落在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基石上刻有“雲集台”三字。大殿坐北朝南,面闊14.74米,進深9.86米,6.51米屋高,建築面積90平方米,磚木結構,紅色牆柱,琉璃瓦頂,翹角飛簷,簷下皆系銅鈴,微風吹拂,空谷回音,仙樂飄飄。大殿正朝南天門,北依無梁殿,左晨鐘,右暮鼓,殿前高大的旗桿對稱直入雲天,玄武靈幡隨風飄蕩,太極旗耀眼於上,使大殿更具雄壯凌雲之勢,真所謂“廟貌巍然,鐘磬備然,焚修肅然,色相莊然,可與三楚之天乙真慶宮等類而齊觀矣“(見”天桂山殿宇修建碑記“)。真武神像束冠披發,手持寶劍,著袍襯鎧,足踏龜蛇,神光湛湛,威風凜凜。真武神像正面高懸“玄天真武北極大帝”金字匾額,廊柱上有一副對聯:“出三宮別六院修成正體,入武當歸正道練就金身”,道出了玄門真境的內含。
真武殿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大飾整修。青龍觀道人馮陽興帶領弟子33人募化十方,在當時官俗信眾的大力支持參與下,使真武殿為之一新,金碧輝煌。真武殿下雲集台中空,原為道士經堂,現將改為太行山書畫院。據“天桂山重修殿宇碑記”載:“雍正己酉(1729)年,真武殿建修鼓樓,左側構精舍與關帝殿相拱揖,皆馮道人等之力,規模廓大,金碧輝煌,桀然雲霄間,幾與吾楚之太和山(即武當山)兢勝,故人亦號之為北武當也“。
真武殿的上面,建在石崖上的是玉皇大帝的大光明殿,建築高大無梁,無簷瓦頂,工藝精細,殿西有老君堂,東嶽廟,關帝廟,青龍觀道院朝東有朝聖門,西邊對聯為“古都雲中神仙府,埡杈山上道人家”。門外建有文昌廟,魁星閣。
天桂山上名勝眾多,玄武峰景區有白毛女洞,迎客柏,天梯石林,金龜望月,瑤台,象群,蒼龍,攬月亭,靈霄聖境等自然景觀,望海峰有神龜探望,道人出遊,金蟬泉等景緻,氣象萬千,名目繁多,是感悟大自然神妙的絕好去處。
河北省平山縣委,縣政府請武當山遊玄德道長到天桂山青龍觀主持道教事務,於2001年5月21日正式在河北省平山縣天桂山青龍觀成立了太行山道教協會。
轉自:中國道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