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00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03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近些年,許多江湖術士自封為“大師”,或招搖撞騙斂取錢財,或妖言惑眾非法結社,無不打著健身氣功的旗號。但這些健身氣功並不都是單修命功的古代氣法,大多宣稱性命雙修,而且大力宣揚神鬼怪異,以特異功能吸引大眾。雖然大多數功法不說自己主要源自道教,但從諸多功法的宣傳中我們看到,道教內丹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實是中國當代氣功的核心。可是,大多數氣功習煉者,並不明白當代氣功與道教內丹術的關係,很多人以為是當代的氣功“大師”們發明了這些方法,因此盲目地追隨“師父”,將其奉為神明,糊裏糊塗地加入各種以氣功名義出現的准宗教團體,甚至捲入非法活動。無論古代氣法或是內丹術,道教都是正宗。面對人們對健身氣功的需求和少數人冒用氣功進行非法活動的現實,道教應當正本清源,向社會公開內丹術之精髓,並對傳承和修煉方法進行適當改革,以適應現代生活。
一、內丹術的成就與誤區
道教內丹術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它的淵源應當上溯至先秦的氣法。內丹術之成熟,以北宋張伯端《悟真篇》為標誌。張氏以三教合一觀為認識前提,系統總結歷代內丹修煉經驗,形成了一整套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所謂周天運行法,為世人修習內丹提供了操作性很強的範本。所以,很多人將他稱作中國氣功之父,實不為過。但是張氏的表述,通篇充斥了晦澀的隱語和費解的術語。考其本意,一則內丹之術為仙人所授,代代師徒秘傳,不可見諸於文字,現在既然要寫出來,就不能說得太明白,否則就會冒犯天條。二則世上學仙之人並非人人都是善良之輩,難免借學仙之名行苟且之事者——此等人多為胸無點墨、急功近利之徒,學仙亦只圖簡易速成,儘快自立門戶,以售其奸;而過多的術語隱語,對他們無疑是大山一座。張氏在傳寫《悟真篇》時,回憶了自己曾經“三傳非人”而三罹災禍的經歷,更使後人以此為鑒,不敢用直白語言論述內丹。三則內丹術強調形體鍛煉和心性修養並重,認為必須經過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結丹,細心琢磨,體味術語和隱語,正是延長修煉時間的重要手段。
《悟真篇》借助隱語講授內丹之術,是繼承了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傳統。魏氏在書中究竟說什麼,只有他自己明白。後人經過反復推敲,終於判定這是一部講煉丹的書,並且有了外丹、內丹、內外丹兼說三種理解。人們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發現這部著作無論從那一方面看,都能言之成理,因而尊其為“萬古丹經王”。魏氏使用隱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據他自己講,他的見解有某種神秘性,本來只適合於同“賢者”私下交談,不敢“輕泄天符”;但又想讓更多的人有所瞭解,於是就寫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交由世人自己去揣摩。
在魏伯陽隱述內丹之前,早已有了用通俗語言講述服氣養生的著作。《老子》、《莊子》可稱奠基之作。先于《周易參同契》出現的《太平經》中也介紹了許多服氣類養生方法。但早期道家之書並不專講養生,而是在闡述人生哲理的過程中涉及,所以沒有系統的方法介紹。《周易參同契》誕生以後,通俗養生著作仍然大量湧現。生活在西元五世紀的道教上清派第九代宗師陶弘景,上承老莊,綜合整理上清派歷代所傳經典,將各種文獻中論及修身的精華彙聚於《養性延命錄》中。他在這部書中不僅詳細介紹了前人關於衣食住行和日常起居、思想行為各方面的一整套修持方法,還重點論述了服氣方法,描述了長期服氣產生的體內結丹現象。唐代的司馬承禎撰著《天隱子》《坐忘論》,專門講授服氣方法,其理論建樹並不亞于魏伯陽,其方法操作性很強。他的本意,是要使神秘的修煉技術儘量簡化。他認為:“天地在我首之上、足之下,開目盡見,無假繁巧而言,故曰易。”“簡者,神仙之德。”他運用這一套簡便方法進行修煉,達于極高境界,不僅成為帝王之師,而且享壽89歲。
服氣之法自遠古至唐代,可算已經十分成熟。但由於一段時期外丹術的氾濫,使之蒙塵不顯。宋元以後興起的內丹學,實際是對古代服氣法的繼承,其修煉的技術核心,關鍵還是服氣。內丹學在性命關係的探索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理論更加富於哲理性。但在具體方法上,由於過分依賴《周易參同契》的語言表述方法,將簡單明瞭的服氣過程繁瑣化和神秘化,相沿至今,就出現了修習內丹術入門太難的障礙,也給冒用、濫用內丹術的旁門左道留下可乘之機。
二、內丹術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
在現代生活中,古老的內丹術完全可以走出宮觀,融入社會生活之中。其作用大體有三方面:
1:健身。內丹術的命功部分,無論靜功還是動功,去除神秘觀念並加以通俗解說,都將像太極拳、八段錦、現代體操一樣,簡便易行。而且不假器械、場地,不拘時間,既節約,又有效。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推廣氣功健身的實際效果來看,證明它是完全可以同現代生活相結合的。
2:調節心理情緒。調節心理情緒,既是修煉內丹術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命功修煉的必要前提。練功之前首先要“調心”,練功之後獲得的生理心理效果則是心平氣和。從“靜”開始,複歸於“靜”,與老子所說一切事物從“無”開始,經過運動、迴圈,複歸於“無”,道理是相同的。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極易產生浮躁情緒,不必要的人際摩擦隨時可能發生。對於內丹術修養有成的人來說,由於經常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之中,他就不容易受到因浮躁而產生的傷害,也不會因此對別人造成傷害。因此,內丹術完全可以成為人際摩擦的潤滑劑。
3:促成良性的生活方式。老子認為,慈、儉、不爭(不為天下先),是為人處世的三大法寶。內丹術以老子思想為根本宗旨,在心性修養方面視“三寶”為基本原則。對現代生活來說,可以這樣來解釋“三寶”:讓世界充滿愛,愛己、愛人、愛家、愛鄉、愛國、愛人類,愛地球的一草一木;養成節儉的美德,珍惜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順應自然,不做無謂之爭,當得則得,不當得不強求。以這樣的心態推而廣之,假如人人都如此,則荒山可綠、濁水可清、硝煙不起、天下太平。當然,對於國際大社會而言,這只是一廂情願。可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從我做起,對於淨化社會空氣,培植一個個友善、節儉、生態協調的小環境,總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在當代氣功熱潮中,其所以出現許多社會弊端,正是由於多數功法沒有掌握內丹術的精髓,為了迎合人們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製造出轟轟烈烈的現代迷信,結果使健身氣功誤入歧途。
三、現代內丹術的改革
內丹術是在我國古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因而必然存在許多與現代社會生活不夠協調的問題。如果不對它進行梳理和鑒別,並且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那麼,要使它能在現代社會中存在下去並發揮作用,將是很困難的。下面提出幾點改革建議。
首先,應當在對社會大眾的宣傳中拋棄神秘主義。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科學的社會,雖然科學與宗教並存,畢竟科學思想是社會的主流思潮,尤其在我國現階段,多數人持無神論或無宗教信仰的態度。所以,在向社會推介內丹術時,應當回避神仙信仰,把對一般民眾的宣傳同對信仰者的宣傳區別開來,這樣有利於擴大宣傳面。同時,無論是對信仰者或是非信仰者,都要正確解釋道教對“神仙”的理解。具有廣大神通(或曰特異功能)、能夠長生不死,是一般人對“神仙”的認識。這樣認識雖然不錯,但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早期的道教神仙信仰確實是這樣的。但是經過多少代人的探索和追求,對“神仙”這個概念有了明確的定義。一是將自然之神(信仰崇拜的對象)與通過長期修煉獲得精神和肉體自由的人區分開來,分別叫“神”與“仙”。二是認為“長生”是指長壽和精神永存,而不是肉體不朽。內丹術實際上追求的是這種“長生”,而不是自然之神,應當消除社會上對這一概念的誤解。王常月在《龍門心法》中指出,人的軀體名為色身,它由後天形成的識神所控制,這個色身是不可能不朽的:“修也要死,不修也要死的,縱活千年,終歸於死。”“有形即有死,有始即有終。……外道不明此理,即認了真、著了相,把色身也都要修個不死。”修成“長生”的東西是由先天元神支配的“法身”:“誰曾不死,那見長生。不死者豈是凡身,長生者非關穢質。彭祖至今何在,顏回萬劫還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長生者我之元氣。如來也有寂滅之期,深入涅盤之境。太上也有飛升之日,高超大赤之天。道存即是人存,法在即同身在。……元神竟返青虛,真骨寄於洞府。大丈夫能事畢矣,留下一個仙名於人間,傳下一部道言于藏內,使千百年後知有某人,這便是死而不亡者壽。”他還明確指出:“這延生不是卻病延年,長生不死,乃是萬劫不壞真性,亙古長存之法身。”這樣,就把精神上的追求同形體鍛煉區分了開來,這種觀點,符合現代人的認識水平,也是對極力宣揚練功出“功能”的撥亂反正。
第二,恢復先命後性的修煉方法。內丹術講性命雙修,初期重在修命,即先命後性。後來全真道力倡三教合一,主張先性後命,修煉界事實上有輕視命功的傾向。當代氣功功法中也有重在修性者,為異端邪說的孳生提供了土壤,不少練功者由於盲目學習某些修性“理論”而誤入迷途不能自拔。全真道的重在修性,是當時社會現實需要,儒、釋、道三教理論是那個時代的社會指導思想,如同現代社會的主流哲學一樣。用三教理論教化修煉人群,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是當時的惟一途徑。把這種教化同宗教修煉結合起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同古代已經有了重大的區別,三教理論已經不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它們只是作為傳統文化的主體被保存了下來,社會道德教化呈現多元化。因此,現代內丹術在對社會推介時應當把修性剝離出來。從技術角度講,內丹術的方法以命功為主,而把心性、道德修養交還給社會教化。在教授內丹術時可以提出心性修養的要求,但沒有必要單獨強調傳統內丹術的三教理論(注:不包括教內)。
第三,改師徒密傳為公開向大眾傳授。師徒密傳適應封閉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在開放的現代社會中,資訊流通渠道和手段多樣化,再沿續這種方法不僅不利於內丹術的保存和流傳,而且容易給某些居心叵測者造成可乘之機,近現代歷史上出現的一些新興宗教甚至邪教,往往就是利用師徒密傳形成教主崇拜,進而組建秘密教團,以至敗壞了內丹術的聲譽。內丹術雖然強調拜師的重要性,但也不把拜師作為修煉的先決條件。張三豐曾經指出,真師、明師難遇,通過精研揣摩《道德經》《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等根本經典,以真經為明師,同樣能達到修煉的目的。所以,“實修性命之士,若未遇真師,且潛心看書。”王常月也說:“求師問道執不得一法,靠不得一途。”“這文字便是傳道師,眼根便是引進師”,“我道門中,道德、南華,諸多妙義;沖虛、文始,若干真言;三洞四輔,三十六部,多少經文。誰能打掃耳根,聽聖經之妙義,放開眼界,悟大道於言詮。不悟則心不光明。雖遇聖師,亦不識矣。”但是,過去那種閉門自學的方式現在已不能完全適用,內丹術經典中的大量術語和隱語,實在是很厲害的攔路虎。為了便於教內外廣大的內丹術愛好者從速掌握要領,應當整理出版通俗教材,並通過正當渠道進行輔導或指導。近些年,學界有關內丹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這些成果分散在各類專著中,普通讀者不是難以見到,就是閱讀不便,把這些研究成果集中起來,加以系統的編輯和解說,將可以在魚龍混雜的氣功界起到正本清源和填補空白的作用。
第四,建立防邪、糾偏機制。為了防止近些年健身氣功混亂現象重演,推介現代內丹術一定要建立這樣一種機制,使之沿著合法、健康的道路前進。一是建議實行兩條管理渠道:一條渠道是社會機構,即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由他們來對社會上的內丹術健身活動實行統一管理。另一條渠道是道教宮觀,在地方宗教事務部門的指導下,可在宮觀內舉辦有關現代內丹術的講座和培訓班,普及內丹術基本知識。傳授內丹術方法,以合法的社會團體和宮觀為主體,禁止個人創立門派,禁止以習煉內丹術的名義建立社團。二是建議提倡多種健身法並行,不應限制習煉者學習其他健身方法,使現代內丹術成為現代生活中豐富多采的健身方法的一部分,最終融入生活,利益生活。
注釋:
《天隱子》。
《龍門心法·密行修真》。
《龍門心法·功德圓滿》。
《龍門心法·保命延生》。
《玄機直講》。
《龍門心法·求師問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