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1-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5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9787
- 相冊
- 1
- 日誌
- 16
狀態︰
在線上
|
就部落分布地區的標高而言,排灣族所有的部落均在1500公尺以內,而以100-1000公尺的淺山為主要分布區。自1930年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政府對深山區的聚落施行計畫遷徙,將深山區的聚落遷至淺山區,受此計畫影響最烈的即布農、泰雅與排灣三族。1945年以後,在地方政府的輔導下,大量有計畫的遷移見諸於屏東、台東兩縣的排灣族部落。在32件的移動中有19件是新建社區,都由大武山向東西部山腳地帶集體移住。包括有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達仁、金峰、大武、及太麻里等十一個鄉。其中金峰鄉的比魯、介達、賓茂三村已整個移入太麻里鄉(衛惠林、王人英1966:39)。
根據口傳及各頭目家系譜的分析,排灣族早期居住在大武山的西北部一帶,然後漸次南下,在中央山脈東方分出幾支,另一部分則繼續南進,到達台灣的最南端。以平和村的遷徙為例,屬巴武馬群的平和村,舊部落原稱卑馬社(piuma),地屬今瑪家鄉的北大武深山中,距平地三十餘公里之遙,是排灣族的發祥地區之一。更早以前,平和與來義人員同屬一個部落,稱danomag,三百多年前來義的人先搬走,其餘九十多戶四百五十多人由於耕地狹隘,飲水不足,於是也移居到位於一公里外更高處的舊平和(移川子之藏等1935:83)。年長的族人多半知道平何與來義的淵源關係。歷史上,平和與筏灣、泰武關係有好,而與萬安、好茶、馬兒、瑪家、高燕(今已不存在)等則是敵對的。戰後1945至1946年間,由於對外道路未開,到山下需要一天的腳程,生病求醫極不方便;另外,即使日治時期已經設立學校,也沒有平地老師願意到上教課。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有10多戶早已搬離到瑪家鄉佳義村。1947年時原本有30多戶搬到了平和現址附近,但由於地屬林務局,所以只臨時搭蓋了草屋,後因當時有孕婦難產而死,按風俗是最嚴重的凶事,村人咸信此地不適合長住,便重回舊部落,而其中有7戶則搬到泰武鄉武潭村。到了1954年陸續有40多戶搬到武潭,7戶至瑪家鄉涼山村,這時候舊部落只剩下53戶,280多人。眼看著一戶一戶人家搬往山下,平和部落就要因此解體,再加上政府也鼓勵原住民移住淺山區,部落青年認為當時林務局潮州事業區第二林班地(土名南勢湖)的工作地點不錯,在徵得部落大頭目的允許之後,召集所有戶長蓋同意章,於1959年開始與政府進行土地交換,1968年3越22日終於完成遷村,及縣今屏東縣泰武鄉平和村的所在地。制1996年平和人口已經增加到106戶,650多人(參唐佩玲1996:12-15)。
人口遷動的原因很多,主要仍以環境的不適宜、各方面設施的不健全而造成,有些是族人自願搬離,也些則受政府有計畫的輔導下遷移至新社區。
轉自: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