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7
- 最後登錄
- 2017-3-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04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94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最早期佛教,建立於紀元前四百三十一年至三百五十年左右,當時佛陀還在世,所有信徒依循佛陀理論,一同修行十分融洽,我地稱當時佛教做根本佛教,根本佛教是佛陀及其弟子時代的佛教,到佛陀涅盤之後即入滅,就由佛陀的弟子努力維護。
但到紀元前三百五十年至二百七十年左右,問題出現了,佛陀的弟子不能全力維持弘法為中心,而專心於教義問題,因為有些弟子對佛陀教義有新的見解引起爭議,這段時期我地叫做原始佛教,後來佛教一些長老,終於舉行結集大會以佛陀所說的教義確定教義資料,這些資料就是後來的阿含經。
在西元前二百七十年至一百年左右,佛教弟子不斷有新的見解,慢慢做成教派分裂。
在西元前二百七十一年印度阿育王登上王位,阿育王自皈依佛教後,發出告示所有人都要奉行佛教,阿育王是新教義奉行者,所以對後期佛教有好大影響,阿育王派使臣到印度國內外各處弘揚佛法,使佛教普遍地流行。
後新教義主要分佈於西北印度及錫蘭一帶,簡稱北傳佛教,舊教義以南印度為根據地,簡稱南傳佛教。
西元前一百年後,北傳佛教自稱為大乘佛教,更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成為對立年代。然南傳佛教不自稱小乘,但北傳佛教自稱大乘,這說明北傳佛教對南傳佛教開始有貶稱之意。
北傳佛教以現今多數華人佛教為主,南傳佛教即現今泰國、緬甸、錫蘭、斯里蘭卡的佛教。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分別,南傳佛教依舊教義即佛陀所行的教義奉行,即四聖諦法、十二因緣,依照阿含經所行。而北傳佛教,依新教義奉行以空為主要論點,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文轉~萬教宗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