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老子的養生長壽之道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無羽問蒼天-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11 21:00: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老子對於養生長壽之道的研究,是從對嬰兒的實驗性觀察開始的,從而探究出長壽要妙之根蒂。老子在觀察中發現:“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注曰:牝牡者,雌雄也。意思是說,小兒雖然骨胳脆弱,筋肉柔嫩,可是小拳頭握得很緊,他還不知道什麼是男女交合的事,而他的小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這是由於他精氣充沛的緣故。
  
  這是深究天地萬物的本源之論。人的生命是由於男女交合的性活動產生的,而性活動的產生則是本源於人體之精。精,是人體生命的本源。精足,則生命就強健,精衰,則生命就虛弱。正如老子在繼續觀察中所論述的:“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說,嬰兒終日號哭而聲不嘶啞,這是由於他心裡平和無欲而全精的緣故。......貪圖生活享受就是災​​殃,慾望支配精就是逞強。東西壯大了就會走向衰老,這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必然很快死亡。
  
  老子所說的道,多指產生萬物的總根源,有時又稱“玄牝”。對人的生命來說,這裡的道,實際就是指精,精過分耗損,就會衰老,如果精枯竭,人就會很快死亡。因而老子精闢而深刻地指出了養生的根蒂在於保精。而如何保精呢?在於平和無欲。而怎樣才算平和無欲呢​​?那就是要如同嬰兒一樣。因此老子書中多次提出以嬰兒為喻,為標準的話。如五十五章開首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意即含有元精深厚的程度,應該比同平和無欲的嬰兒。第十章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意即精神與形體合一,能不相離嗎?專守精氣,致力柔和,能象無欲的嬰兒嗎?又十二章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意即我唯獨淡泊恬靜,無動於衷,如同嬰兒終日哭號而聲不嘶啞。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養生的實踐體會。
  
  嬰兒因其全精無欲,所以他有極強的生命力。但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嬰兒階段,總要長大,最後也終究會衰老死亡。老子的實驗性觀察啟示人們:人若能注意保精,永遠能保持旺盛的精氣,那就會健康長壽。然而如何保精呢?那就是老子提出的,為後世醫家和養生家尊為宗經的恬淡虛無,少思寡欲的養生思想。“老子”一書中大量地論述了這一重要思想。如十九章曰:“見素抱朴,少思寡欲。”意即要外表單純,內心質樸,少私心,寡欲念。
  
  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爽,損傷)”,馳聘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行妨(謂傷品行,辱身體。妨,傷也)。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此句意即聖人專意於守五性,去六情,節志氣,養神明,目不妄視而取腹之)。四十六章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即災禍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滿足這樣的滿足,就永遠滿足了。-這是後世知足常樂養生思想的來源。
  
  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仁慈,愛百姓若赤子),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謂謙退,不爭功搶先)。慈,故能勇(勇於忠孝),儉,故能廣(節儉,所以能日用寬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謂得道做尊長)。今舍慈且勇(捨去仁慈而求勇武),舍儉且廣(舍節儉但求奢泰),舍後且先(舍其後己,但為人先),死矣(結果只有死亡)。“這是由少私寡欲,論述到仁慈,節儉,謙己的品德修養,提出了為後世養生家所首先強調的養生必先養德的這一重要思想。
  
  在當時的社會裡,老子深知要做到少私寡欲,達到恬淡虛無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特別強調要加強社會教化。他在第三章裡說:“不尚賢(不崇官位,爵祿),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不使看見足以引起慾望的東西),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謂除嗜欲,去煩亂),實其腹(懷“道”抱一,謹守五臟之神),弱其志(謂柔和謙讓,不爭權勢),強其骨(謂受精重施,使髓滿骨堅),常使民無知無欲(謂使民返樸守淳)。“六十四章又曰:”是以聖人欲不欲(聖人追求的就是沒有慾望),不貴難得之貨(即不貪財),學不學(聖人的學問就是不學謀私),复眾人之所過(以補救眾人經常犯的過錯。复,補救),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意即用上述原則去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要去勉強行事)。“
  
  以上就是老子關於如何保精的論述,提出了少私寡欲,知足常樂,反對貪婪,注重仁慈,節儉,謙己的品德修養等重要養生理論,以達到恬淡虛無的境界,而使精旺身強
  

轉自:中國老子研究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6 16: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