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00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05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黃酒大體可分為四種,即:冬酒、冬浸酒、四雙酒、單酒。
冬酒:一入冬令季節,即釀造酒娘糟,裝入酒壇密封,勿泄酒氣,至翌年四月,酒娘糟仍不會變質。需制冬酒時,每斤酒娘糟注入醴泉水約半斤,浸一二天,把酒液壓榨出來,裝入酒壇密封。然後把酒壇放在穀殼或木屑(俗稱“鋸屑”)堆中,點燃煨沸,隨即排去部分酒壇周圍的熱灰,使壇中之酒在微熱中逐漸降溫。此酒色澤澄黃,呷入口中,略有粘稠感,芬香醇和,甘甜雋永,久貯不變質,有滋補健身之效,是老人及產婦的上等飲料。
冬浸酒:與冬酒一樣,一入冬令季節,即釀造酒娘糟。到冬至那天,把酒娘糟舀入小口徑的大水缸中,每斤酒娘糟加入經煮沸而後冷卻的醴泉水l~2斤,然後蓋緊缸口,勿令洩氣。浸至春節時,啟開缸蓋,但見酒糟下沉,即可飲用。此酒色澤淡青,酒氣濃郁,芳香可口,含乙醇35%左右,多用於春節時招待賓客。這是嗜酒者最喜歡喝的酒,多飲則易醉,且醉而難醒。冬浸酒可說是客家黃酒的代表.清楊瀾《陸汀彙考》載雲:“黎媲曾《閩酒麴》有張王樂府遺意,杭大宗載之《榕城詩話》中。不但詩風韻佳,汀中風土亦略見一二。”黎媲留即黎士弘,明末清初之長汀縣濯田陳屋人,他寫的“閩酒”實即客家黃酒,筆者不詳他到底寫了幾首《閩酒麴》,杭大宗於《榕城詩話》中僅載七首,其中的第二首就是講當時的冬浸酒的,詩曰;“長槍江米接鄰香,冬至先教辦壓房;燈子才光新月好,傳箋珍重喚人嘗。”注雲:“汀俗於冬至日,戶皆造酒。鄉中有壓房一種,尤為珍重。藏之經時,待嘉客而後發。”
四雙酒:一年四季均可釀造。每百斤酒娘糟加醴泉水一倍半至二倍半浸之,暑天浸3~4天,冬季則多浸幾天。然後把酒娘糟投入酒簍壓出酒液,裝入酒壇密封局沸。此酒香甜適口,含乙醇25%左右。
單酒:“單”是“薄”的意思。以四雙酒的酒糟複加醴泉水少許,浸2~3天,投入酒簍壓出酒液局沸。此酒含乙醇低,且價格低廉,極受婦孺歡迎。前面說的以酒代茶,在盛夏時普遍飲用者,大多是這種酒。此即所謂水酒。
文出:品酒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