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00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05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根據可靠史料證實,在距今3200年前,我國先民不僅發明了曲蘖,而且成功地用曲蘖來釀酒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我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制曲釀酒的國家。
西漢人楊雄著的《方言》一書中記載的地方名曲就達八種之多,當時已出現了餅狀曲塊。到了西晉(西元265―316年),嵇含在其所著《南方草麩》中,記述了當時人們在制曲原料中加入一些植物的材料,這是後來釀酒用的“酒藥”的開始。“酒藥”的出現,說明早在西元4世紀,我國制曲已由餅曲發展為大麯、小曲了。
釀酒所用的“大麯”和“小曲”,簡單說就是一種維持微生物(麯黴、毛黴、酵母菌、乳酸菌等)生存和繁殖的養料。制曲所用的原料不同,制出的曲種也就不同。曲種一般有大麯、小曲、快曲等。
大麯 是以小麥、大麥或豌豆、小豆為原料,經過菌種培養而製成的。用大麯釀造的酒,香氣突出,味道醇厚,好喝,但生產用量大,糧食消耗多,釀造週期長,出酒率低,成本高,所以價格也高。
小曲 是以大米粉和米糠為原料,接種以隔年的小曲為菌種,經自然發酵而成。小曲釀酒,適合氣溫較高的我國南方地區。用小曲釀造的酒,一般是米香型,其香氣、口味都比較淡薄,不如大麯釀造的酒香味濃厚。但用小曲釀酒,用曲量少,出酒率高,成本低,價格便宜。如果在小曲中摻入中藥材,就成了藥曲了。
快曲 是以麥 為原料製成的。因制曲用的時間少,所以叫快曲。一般釀造雜糧酒或瓜幹酒、代用原料酒,都是用快曲。用快曲釀酒,節約糧食,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便宜。
用曲釀酒的大致過程是,首先把糧食粉碎,放到蒸餾鍋中,煮成澱粉漿。然後將曲塊粉碎抖入,進行糧化反應,使澱粉變成糖水以後,再投入大量的酵母菌,糖水就開始發酵,並產生酒精。然後再經多次蒸餾處理,將酒精提純,最後勾兌酒漿(即加水)方成白酒。
⑴清香型白酒
感官指標
色澤:清香醇正,具有以乙酸乙酯為主體的清雅、諧調的香氣,不應有濃香、醬香及其他異香和邪雜氣味。
滋味:口感柔和,綿甜爽淨,自然諧調,飲後有餘香,口味較悠長,不應有其他邪雜味。
風格:在清香純正、酒體爽淨的基礎上,突出清、爽、綿、甜、淨的風格。
⑵其他香型白酒
①感官指標
色澤: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
香氣:具有本品特有風格。
滋味:香味諧調,醇和味長。
風格:具有本品特有風格。
②理化指標
產品必須符合省級頒佈的企業標準。
文出:品酒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