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00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05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蘆洲
又稱為「和尚洲」或「河上洲」。所謂「和尚洲」,本是指淡水河中的沙洲及其因氾濫而形成之平原,因為此沙洲平原上蘆葦叢生,故又名「蘆洲」。此地在清雍正十年時,已有了漢人移民之足跡,當時陸續開墾了「水湳」、「溪墘」、「中洲埔」等地,而這些地名多半是因為其地形之故而命名。
相傳於清雍正十年左右,原居於八里坌之漢人率領其佃農,經由觀音山而遷徙至新莊地區,此時的蘆洲一帶便被視為中途站而加以開墾,並基於有淡水河環拱之特殊地形而被稱之為「河上洲」。至清乾隆年間,有新竹城隍廟的僧人梅福,向當時官府奏請以蘆洲此地的產業做為關渡媽祖廟之香油錢被獲准,於是每年都到水湳地區徵收租穀,於是當地人就稱僧人所居之處為「和尚厝」。此地原為白鷺之洲,因又有蘆葦叢生,於是在台灣光復後,正式改稱為「蘆洲」。
石碇
「石碇」位於景美溪上游,相傳清道光年間,有福建人林先傳大肆招募墾戶,由當時的水返腳(今日的汐止一帶)開始積極墾拓;之後,又有許梨等人開拓四份子附近地區,並以石碇為中心逐漸形成街肆。因石碇當地水土豐厚,溪水中到處都是岩石,小船進出時,常利用溪中岩石繫繩停泊,稱之為「碇置」,故以「石碇」為當地地名。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