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葡萄酒開瓶要真工夫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1 22:02: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餐廳裏當侍應或品酒師的朋友,在替客人開瓶的時候,最頭痛就是遇到酒塞被弄破的時候。除了尷尬之外,還要收恰殘局。

  同樣,我們在準備品酒時,開瓶要份外小心,有些酒塞因為舊了,又或者是保存不妥當,甚至是酒塞的本身有問題,再加上用一個不合適的開瓶器,酒塞便容易損壞。

  開瓶器很重要,我覺得用一句諺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和其器”解釋得最好不過了。

  開瓶器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有一根鏍絲,目的是要把鏍絲鑽進木塞裏,然後開瓶器的另一端有一個手柄的設計讓你能用力把酒塞拉出來。別以為這一類的開瓶器都是一樣,在選擇時,必須留意那根鏍絲要細而且夠硬,劣質的鏍絲,尤其是粗的鏍絲很容易像鑽地機一樣把已幹的酒塞鑽碎,碎木塞會隨著鑽下去的動作而爆出來。

  有一種稱為“亞蘇”的開瓶器,在設計上只有兩條鐵片,目的是利用鐵片夾著酒塞,然後把它左右轉動抽出來,這種開瓶器沒有那麼容易弄破酒塞。當酒塞抽出來之後,要留意一下酒塞是否容易捏碎,同時嗅一下是否有發黴或像濕報紙的氣味,因為這些氣味會污染到酒裏去,很多人提及的“corked”,就是這個意思了。

  有時酒塞會在開瓶時斷為兩截,只要檢查酒塞沒有變色,又沒有異味,那多數是酒塞的結構上有問題,極有可能是在使用開瓶器時把酒塞弄斷,不過有很多時酒塞可能看起來就算是變了色,酒也是沒有問題的,嗅覺的檢查始終最重要。

  有時酒瓶有明顯的酒漬由酒塞漏出來,那表示了酒在入瓶時,酒塞沒有妥善地封瓶。在這個情況下,就需要留意一下酒是否有氧化了,最明顯的氧化跡像是酒變得缺乏生氣,酒香盡失,顏色可能也變成啡色,但在一些陳年的舊酒,尤其是葡萄酒,也可能有輕微的漏酒現象,那又未必是指酒經已氧化,又或酒塞已完全失去了封存的作用,只是因為酒經過多年的儲存,少許的酒可能遇上溫度上有偏差而揮發了。

  舊酒在陳年的時候經過蒸發而喪失少許的酒是正常的,英文的ullage就是指酒塞與酒的頂部之間的空間,這個空間不應該太大,假若酒到達酒瓶的肩膊位置,酒就極可能氧化,甚至是變壞了。

  很多人在一些酒瓶裏發現一些沉澱物,都會懷疑酒是否變了,又或者擔心那些沉澱物是否有害。那些沉澱物在陳年的酒裏最常見,酒裏含有酒石酸、丹寧等成份,經過陳年,這些成份會變成晶體,沉澱在酒瓶的底部,最常見於酒香較濃的酒和強而有勁的酒,在一些陳年的砵酒也普遍有這些沉澱物,這個時候“醒酒器”decanter就大派用場了, 醒酒器不單止可幫助陳年的酒“呼吸”一下氧氣,也能避免了沉澱物掉進了杯裏去。

  曾經有人在白酒的酒塞上看到一粒粒的晶體,這些“酒鑽石”是酒石酸,同樣這些晶體是無害的,大家可不用擔心,現在很多釀酒廠在把白酒入瓶前先進行冷凍,就是要減低這些酒石酸在酒瓶裏形成晶體狀的可能。

文出:品酒文化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7 14:1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