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初轉法輸(佛陀)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2 18:14: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佛陀一生的法業中,「初轉法輪」最常被佛教徒提起和懷念。故事說的是,佛陀悟道以後,考慮選擇第一批布道授法者。他最初想到的是曾當過自己授業恩師的兩位婆羅門隱士,但兩人都已過世,與佛法無緣了。隨後,他想到了憍陳如等五人。這些人原是受淨飯王之命,隨佛陀出家修道,曾與佛陀一起度過幾年的苦修生活。後來,佛陀放棄了苦行,轉而以中道方法進行修持。憍陳如等人認為佛陀道心不堅,畏難而退,便與佛陀分手了。佛陀成道後,這五人還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進行苦修。於是佛陀決定,第一次說法就選擇這幾個人。憍陳如等聽到佛陀將來說法的消息後,深感恥辱。他們認為:佛陀放棄苦行,去享受飲食之樂,已經沒有求道之心了。於是商定,等佛陀來到時,不起立迎接,不行禮致敬,更不為他放置坐具,一切都隨佛陀自便。
  
  這天,佛陀來到了鹿野苑中五人的苦修之所,容貌莊嚴,儀態肅整。五人一見,大吃一驚。曾與他們一起苦修的佛陀羸弱黑瘦,幾乎不成人樣,而現在的佛陀卻莊嚴肅穆,神采奕奕,恭敬之心油然而起。於是乎,眾人不自覺地同時起立,施禮迎接。有人替佛陀拿衣缽,有人取水供佛陀洗漱,有人甚至跪下來給佛陀洗腳,每個人都違背了原來的誓言。
  
  佛陀於是對憍陳如等人說:「你們曾約好了不理睬我,現在怎麼全都不守誓言了呢?」五人非常慚愧地說道:「我們都是蠢人,糊塗無知,不知道您已悟道。六年前,您每天總是只吃一粒米進行苦修,後來卻又進飲食了。所以,我們以為您永遠不會成道呢!」
  
  佛陀於是對憍陳如等人說:「以你們那點小聰明是無法知道我成道與否的。你們應當知道,形體處於苦中之時,精神就會煩亂不堪;形體處於樂中之時,感情就會沈溺其中。所以,苦修也好,享樂也好,讀不會成為得道之因。如果捨棄苦樂,依中道而行,精神才能寂靜空明,修行正道,超越於生老病死諸苦之外。我便是順中道修行,所以已經得到了正覺。」
  
  五人聽後,歡喜無限,手舞足蹈,立刻拜倒在佛陀前面,求為弟子,發誓永不相離。於是佛陀為他們講解了人生是苦的道理,解釋了其原因和滅苦的方法、證道的原則,使憍陳如等人立即覺悟。這便是佛陀的「初轉法輪」。
  
  「初轉法輪」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佛教徒來說,佛教的具體內容就是「三寶」,即所謂佛寶、法寶、僧寶。佛陀悟道,「三寶」便首成其二,一是佛,二是法了。「法」尚未宣講時,還處於隱秘的狀態。「初轉法輪」的意義在於,不僅「法寶」被宣講出來,佛法得以闡明,更重要的是,佛陀有了自己的弟子,「僧寶」也得以成立。至此,佛教的整體形態已經具備了。所以,「初轉法輪」被看作是佛教成立的標誌。「初轉法輪」被教徒們經常提起和懷念,也就不足為奇了。


轉自:戒邪淫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00: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