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山嶽仙跡探微:浮山—佛教祖庭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3 11:49: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北36公里的浮山鎮,海拔165米,景區面積為200平方公里。據《大明一統志》記載:「西南有獨峰,直上千仞,大江環繞,望之若浮」,故名浮山。山上有36峰、28怪石、36奇巖和72奇洞。
浮山被道家視為36洞天之一,早期就有修煉之人在此修行。比如漢代的左慈,宋代的張同之,明朝的雷鯉等。唐代成為仙人的呂洞賓也曾雲遊浮山,並留詩於雪浪巖。張同之,曾任江西路轉運判官,後棄官在浮山修道,其修煉之處被命名為「張公巖」。
在其所居之處,有一深1米多的水井,井水清澈見底,甘冽異常,可裝6擔水。令人稱奇的是,井水被提走後,隨即就滿;天要下雨時,水會溢出;數月不下雨,6擔水如故,人稱「龍井神泉」。此外,這裡還有張公的「煉丹洞」、「洗澡池」、「濯足盆」、「鼎爐洞」和八卦圖形的「杵藥台」、「杵藥池」。

南朝梁、陳時,佛教傳入浮山。後創建佛教天台宗的智顗,曾久住浮山,並建有「浮山寺」。
《神僧傳》記載,智顗的母親徐氏在懷孕的時候,常常夢見五彩香煙縈迴在懷,想要拂去,但總會聽到有人說:「這是前世的因緣,福德自至,為什麼要趕走呢?」他的母親還夢見吞下了白鼠,如此再三,深以為怪,就去占卜。
占卜師說:「這是白龍的兆頭。」等到智顗出生的那個晚上,屋子內亮如白晝。為了慶祝他的誕生,家人想燉肉給客人吃。但是肉一下鍋,火就滅了。眾人正在驚異時,忽然有兩個僧人敲門,並說:「善哉,你兒子有大德,將來一定出家。」說完兩個人就不見了。

智顗十八歲時出家,後在浮山修行。一日,智顗夢見一處巖崖萬重、雲日半垂,滄海無邊之地;在山上,一個僧人向他招手,還挽著自己上山。
智顗將夢中所見告訴了弟子,弟子說,這是會稽的天台山。於是智顗決定帶弟子去天台山修煉,並由此創建了天台宗。後隋煬帝賜智顗為智者大師。

隋唐之後,皆奉浮山為「佛教祖庭」。
北宋,佛教曹洞第七代祖師圓鑒大師在此修行,世稱「遠祿公」。宋仁宗賜號遠祿圓鑒大師,又賜建寺,名為「大華嚴寺」。
明代,山中佛教大興,寺庵林立,僧尼數以千計。清桐城學者方以智,晚年居於浮山出家修行,自號浮山愚者,卒後葬於浮山東麓。

如今的浮山還留有許多仙跡或聖跡。
比如妙高、如來、文殊、玉女、丹霞、飛來等36峰,雙蛙、猴頭、天鵝、爛河等28怪石,金谷、選佛、滴珠、首楞、隱賢、摘星、張公、穿心、仙隱、招隱、普陀、會聖等36巖,定心、九曲、寶藏、連理、煉丹等72奇洞。

從上述一些頗具佛家或道家氣息的稱謂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其中曾經蘊涵的神奇故事。
其中的飛來峰,緊依妙高峰,絕壁懸巖,如斧劈刀削。在石壁之上,有一奇石好像古人峨冠架在危石上,有騰空飛去之勢,故石名「飛來石」,峰名「飛來峰」。而位於石龍峰左的雷公洞是因為修者雷鯉而得名。會聖巖是圓鑒大師圓寂之處。

此外,浮山上還有遠祿祖師塔、古庭禪師衣缽塔、眾僧藏骨的三寶塔等。在距浮山10公里的白雲巖,上有四峰頂立,怪石嶙峋,因曾有白雲禪師在此修行,故得名。浮山20公里的青山石屋寺,相傳為晉代高僧清供所建。

清代文人施爾萃曾作《游浮山》一詩,詩曰:


獨愛浮山好,
幽懷幾度來。
空靈觀不厭,
一洞一蓬萊。

資料來源:來自網路搜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05: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