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長濱
此地原稱為或「闢加加造灣」(Pikak Sauwan),乃是譯自高砂族語之地名(原為「看守所」或「瞭望處」之意),漢人則將之簡稱為「加走灣」(Katsauwan);
清光緒十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清軍征討東台灣當時的「奇密社」時,由於此處面朝太平洋突出於海岸線,是觀望海陸戰況最佳地點,於是當地之阿眉族便在此地設立瞭望台以抵禦清兵之攻擊及應戰。直至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日本政府依照此地南端有一長條形沙灘海濱之地勢而改稱此地為「長濱」。
東河
此地原稱為「大馬武窟」,譯自高砂族社之社名(「投網」之意);日時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時,改而簡稱為「大馬」;大戰之後才又改稱為「東河」。此社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所著之《番俗六考》中則寫作「貓武骨社」,或者也寫作「武突社」。又北溪與南溪匯流成「馬武溪」,有先住民卑南族「大馬武窟」及「都鑾」社,之後的漢人移民見到馬武大溪向東奔流,水勢滾滾如大河,而「都鑾」之「都」字發音與「東」字十分相近,故將此地之地名改稱為「東河」。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