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竹塹又名「竹塹社」,此社原係分佈佔據大甲溪以北、新竹附近之平埔族,自稱「Taokas」(道卡斯)。此族群形成大甲社(分東西二部落)、日南社、日北社、雙寮社、房裡社、貓孟社、苑裡社、吞霄社、後壟社、新港社、貓裏社、嘉志閣社、中港社、竹塹社、眩眩社等,其中以竹塹社為最大、最有勢力。此社起初以鹽水溪為界,分佈於香山附近,但明朝末年鄭時永曆三十六年(西元一六八二年),北部平埔族不堪鄭軍的鞭韃而作亂,此社亦響應之,因而遭受鄭軍勇衛左協陳絳之討伐,除投誠者之外,其餘皆遁入今日新竹縣寶山地方,據傳後來形成分佈於五指山地方,即竹東、北埔、月眉一帶的「Saisiyat」(賽夏族)。
投誠者則漸漸北遷,至清康熙四、五十年左右,於竹塹城內形成聚落。據《淡水廳志》所云,後來的竹塹城內俗稱「武營頭」附近至鼓樓街、暗街仔邊,是其佔據中心地,而考柵邊街是其狩獵後設社宴、做祭儀的場所。當時佔據北方樹林頭地方的眩眩社,亦分散而來與此社合併。後來在清雍正十一年竹塹築城時,被命令集體遷徙至東門外,但仍有族人三五雜居於城內。今日土名「舊社」之地是其遺址所在,而新遷居地則被稱作「新社」,今舊港部落內仍留於此地名。然而此地之竹塹溪沿岸,於清乾隆十四年遭受溪水橫溢的災害,為求新遷居地而沿鳳山崎東進,最後遷居於北岸的吧哩嘓荒埔,並建立今日「新埔鎮」之基礎。之後,頭目衛阿貴自為墾首,招募客家移民積極進行開墾老庚寮、大旱坑、下南片、橫岡、石岡仔等諸地(以上皆屬古竹北二堡),但受到佔據東部山地之高砂泰雅族之持續阻撓,遂進入咸菜硼街(今日之關西鎮),開拓最後之遷居地。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