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臺灣神像雕刻的技藝傳承與流派特色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1 02:38: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臺灣的神像藝術在傳承與開創上,乃經歷了兩、三百年的發展而形成,雕刻藝師的流派及其技藝和臺灣三百年的移民發展有密切的關係,都經歷從「內地化」到「在地化」兩個階段。神雕藝師既傳承原籍的雕刻傳統,凡有泉州、漳州及福州、寧波各派;也因應在地的自然、人文環境,並接納其他派別的優點而逐漸融合後有新的開展。本篇針對雕刻的藝師,分別說明技藝傳承的問題:諸如譜系關係、派別風格、製作方式、裝飾技巧、宗教儀式,及相關的行業規矩,作為臺灣神像藝術的內容,以說明民間藝師的藝術成就。

壹、臺灣神像雕刻技藝的傳承期

        臺灣的神像雕刻從文物的分層技術考察,約可分作五層:

最底層從明鄭到清領時期,移民群分從閩、粵請來原籍神明,用以護佑渡海及墾拓初期所面對的危險。這些神像是大陸原鄉的藝師所雕,屬於閩粵地方流派的風格;為了攜帶之便,多是小型的神像,約有五‧五寸左右。如一般所說的「船頭媽」就是安奉在船上,古老的媽祖廟仍有保存的,神像底座有的在上岸時蓋印證明繳稅。這種神像代表原籍藝師的技藝,基本上屬於閩、粵神像的傳承傳統。

第二層是定居後建廟的神像。移民遷臺或隨軍隊征戍,在開墾、經商後,所攜帶的香火或小尊神像,隨著定居而建立寺廟,並不斷地擴大改建。為了因應磚造瓦厝式的廟宇,乃返回原鄉另行雕造或敦請原鄉藝師來臺,大多集中在較早開發的地區,如「一府二鹿三艋舺」,及重要的港口如笨港之類。這些早期的老廟或民家所建的,多在定居後集體蓋廟奉祀或個別家祀;而雕刻的「唐山師」多從閩、粵請來,完成後有返回或留下的。這時期仍是「內地化」階段,以內地師傅作為技藝的標準,所專精的流派及神像屬性都保存在現存的神像上。內地師傅逐漸傳授技藝給隨從工作、學習的藝匠,這是唐山師傳承本地徒弟的階段。

        第三層則是技藝定傳的階段。由於臺灣各地的順利開發,從清中葉到日治初,公、私基於奉祀的需要,神像的需求量大量增加。除了繼續從原籍購進或請來,有許多匠師也前來定居落戶,帶來原有的雕刻技藝。一般集中在經濟較繁榮的地區,如臺南市的米街、鹿港熱鬧的宮廟附近等,都曾出現專門販售、製作神像及相關祭祀用物的地方。這些技藝及店號,有些至今猶存,約有兩百餘年;而一百年左右的也約有五、六代,像臺北市有名的「蘆山軒」。藝師的定居使得技藝傳承固定下來,為從內地化轉為在地化的關鍵。

        第四層從日治期到臺灣光復。日治末期所採行的宗教政策,諸如「神佛昇天」的毀神運動,最後雖因諸多因素而不能實施,卻也因戰事而使神像的雕刻有一段時間停滯;又因與大陸隔絕後,閩、粵傳統也中斷。因此定居或學會的本地藝師就自行發展,故為技藝保存期。直到臺灣光復民間的信仰恢復後,造成藝師技藝的大為進展。目前榮獲國家級的傑出藝師都在這段時期成長成熟,他們既傳承老一代的技藝,也剛好遇到社會尊重其熟練技藝的階段,經由這一代才將神雕技藝傳承下來。這一世代的藝師多較敬業,在可以發揮技藝的環境中,都各自留下代表性的作品。而民國三十七、八年前後,又有一批隨政府來臺的藝師,特別是福州派及浙江寧波派(如王泰生),也帶來了不同的雕塑技藝,並傳承新一世代。

        第五層則為當前開放政策階段。在臺灣的社會變遷中,從農業轉型為工商社會型態,而經濟發展帶動寺廟的更新及信仰風氣,使得神像的雕刻也受到較大的衝擊。藝師在傳統的家傳或師授制下,也面臨科技帶來的運用技術,國際商貿活動所需求的產品特質,近期則為大陸開放後廉價的神像產品大量輸入的衝擊。國際商貿活動,如苗栗的雕像公司,就接受不少日本的訂單,因而出現日本風味的雕刻方式。開放大陸進口的大批神像後,因商業化的大勢所趨,神像雕刻的技藝水準、所使用的原料等,都形成較大的衝擊。這一階段的神像及其技藝傳承,正隨著當前的政經形勢而有錯綜複雜的變化。

        神像藝術所展示的雕刻技藝,固然是並時性的民間技藝反映,卻也是貫時性的傳統技藝的傳承。臺灣各地區所呈現的地域特色,表現族群文化、信仰習俗及流派的傳承等,在長時間的發展中形成「地域」的性格。因此臺灣的神像雕塑技藝史,體現了各地在自然、人文環境下,各自展現其信仰文化,既有教義、信仰的宗教意義,也有藝術、技藝的審美意義,如此作為物質文化也能具現精神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貳、神雕派別的作法及其風格

        神像雕刻由於派別不同,雕刻的方法及其藝術風格也隨之不同,由於移民群以閩南的漳、泉籍為多,又加上粵東的客籍移民,以及比例不高的福州、潮州籍移民。因此神像的雕刻師派別中,凡有泉州派、漳州派及福州派;由於福州的脫胎漆藝佔有優異的技術傳承,所以福州派的神像雕刻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現在臺灣的神像雕刻店,店號為「某某軒」,多為福州系統;而店號為「某某國」或「某某閣」,則屬泉州系統;此外,還有不特別標明店號的。這些不同的派別,在授徒方式及其作品風格上各有不同的特色。

        福州派採取比較開放的授徒方式,故繁衍眾多,廣布全臺;而漳、泉州派則採取比較保守的家傳方式,發展上較受限制。福州派的人手較多,許多大廟的外場做多屬於福州的系統。漳、泉派師父以木雕作品居多,作品的尺寸較小,較注重神像外表部分的裝飾,以漆作外表的修飾;因其延展性良好,乾了以後相當硬而不易脫落,可以做出相當繁複的花紋圖案,因而深為漳泉藝師所喜愛。彰化地區的泉州派師父,因受泉州木偶製作的影響,其雕法相當細膩,甚至講究鼻孔、耳孔可以相通,認為七竅相通。福州師父則以泥塑神像為主,現今臺灣的寺廟還保留許多福州派作品,臺灣唯一的一堂五百羅漢堂(高雄左營興隆淨寺),就是臺北福州派大師「盧山軒」陳祿官先生的泥塑作品。目前則因臺灣的交通、資訊較為發達,神雕藝師相互參觀臨摹的機會較多,在技巧作法上各派已多融合;但有些老店的技藝傳承,則始終堅持家傳或派別上的特色。

        在福建所發展出來的雕造技藝,泉州、漳州、福州各地的神像的雕造風格各有不同,這些技藝傳承也在各門派中繼續發展,形成各自不同的成就。大抵泉州派較注重神像的架勢,在木雕的過程中,注意其大略的格局,而不做精緻的琢磨;在粗形完成後,就靠黃土與水膠的混合物敷飾神像的表面,使神像的外型較為美觀。而漳州派相較之下,則較注重粗胚後的精緻整修,在本質部分即以細緻的琢磨修整神像的表面,使線條的轉折及細微部分的雕刻,均做得精美入微。福州派則緣於脫胎漆的作法,在木雕初形完成後,就注重披土與裱紙的工作,做得較多層,則對於紋身的線條,也就有較為精緻而細密的表現。

        傳統神像製作的材料包括廣泛,凡可刻、鑄、捏的原料,都可用以雕塑神佛,這些材質凡有金、銀、銅、鐵、石、木材、陶瓷、琉璃、玉、綠松石、象牙、牛角、竹子等,材料眾多。目前臺灣運用於雕刻神像的原料,主要有銅、陶土、石材、木材等,其製作的方法則為鑄造、脫胎、泥塑、雕刻,比較常見的則為脫胎、泥塑、木雕等。以下即按各項製作的程序分別敘述:

一、泥塑技法

        泥塑所使用的材料為泥土,主要為臺灣所產的赤煉土(以前燒黑瓦片所用的泥土)。因其粘度大、含沙量少,取得泥土後先經過篩選,然後細加鍛鍊,就可當作泥塑的材料土。泥塑所用的工具,凡有竹刀、雕塑刀和模印等,都是師傅自己用竹、木等材料做的,其形狀變化不大,大小則根據所需而可隨意決定。

        泥塑程序:先做粗胚→上水膠煮過的黃土→裱褙胎布→做薄底→褙紙(雞毛紙)→底土→裝飾(漆線、粉線)→按金→上彩。

        土塑神像因泥土含有水分,製成神像後常會有收縮的情形,因此藝師必須算好收縮的系數,才能塑造出符合尺寸的神像。

二、脫胎技法

        脫胎程序:土塑模型→在土模上褙上紙、布等材料→在布、紙上面塗上生漆→把裡面的土模挖掉→漆面做底→按金→上彩。

        脫胎乾漆造像是一種古代的傳統脫沙法,稱為「內脫法」。先用泥塑造好所需的神像原型,待表面乾燥後,再用生漆先塗刷一遍,等漆乾後就可開始用生漆糊上第一遍的麻布,待麻布乾燥後再糊上第二層,需反覆進行多次。一般神像越大則層數越多,較小的則三層即可。待生漆麻布乾透堅硬後,就可掏出泥胎:小型泥胎,可以從底部將泥取出;較大的則在背後先將生漆麻布用刀開一個洞,將漆布揭下,洞的大小,則以能從背後將手伸到頭部便於操作為原則;至於手臂彎屈的部分,則在肘部開一個洞,就可取出上、下手臂的泥土。待泥土全部取清後,再將先前揭下的生漆麻布硬片,按原位置再用生漆麻布糊牢。最後在像的底部用薄木板嵌入,然後用生漆麻布把洞封住即成。如果是站立的神像,泥也從背後取出,唯有兩腳上的泥土不取出,站著的兩腳骨架多數留在神像體內;並可與底座的雲頭假山或底座事先固定,需計算好重心,以便保持平衡。胎坯已經成形後,外表還需要用粗中細三次漆灰,進行再塑造,而漆灰的漿則要厚薄適度,太薄則可塑性太差,過厚則漆灰粘性太重。做好灰漆後再上漆,反覆多次就可以上金。上金主要是用金箔貼,貼好平順後就可上彩,完成神像的雕塑。

        第二種玻璃纖維脫胎法,是近代新興的技術,具有不會變形、操作方便等特點。製造程序:先泥塑土模→上石膏→拿掉土模→以石膏當模→在石膏內層(原為土模)上玻璃纖維→拿掉石膏模→做底→按金→上彩。

先完成泥塑造型,不必等泥塑乾燥,趁泥還濕就可翻製石膏模。方法是把泥塑像分成前、後兩塊或數塊以上,將鐵片按分割線插入泥中一半,另一半則留在泥像外面,將鐵片連成一條線。然後就澆石膏,待石膏固化後,就可開模,將塑像的泥全部挖空,成為前、後兩塊(或幾塊)的石膏外模。將模子修整,乾燥後就可進行下一步的上玻璃纖維(如用糊生漆麻布的方法,就成為乾漆夾苧造像法)。等全部硬化乾固後,就將石膏模用鑿子一塊一塊鑿去。所脫出的佛像非常光滑,只要在造像的合縫處、表面清理乾淨,再略加修飾,就可裝金、上彩。

三、木雕技法

(一)原料

臺灣神像雕刻師所使用的木雕原料,凡有樟木、檜木、紅豆杉木、肖楠木、檀香木及少部分的柳木,其中以樟木為大宗。

樟樹是常綠喬木,樹皮黃褐帶暗灰色,有樟腦氣味,心材紅褐色,年輪明顯,木材有光澤,材性結構細,紋理交錯,故易於切削,而切面光滑又光澤美麗;乾燥後不易變形,耐久性強,也不易腐爛。臺灣南部山區所產的「牛樟」最為高級,廣受雕刻藝師的喜愛;次為中北部所產的香樟;再其次才是從大陸及南洋進口的樟木。

檜木的紋理清晰,直系排列,樹節較少,雕成像後看來清爽高貴,最為日本人所喜愛;從臺灣輸往日本的,苗栗三義、通宵地區使用最多。其在雕像時通常較少按金上彩,而在木材原色上略施透明漆以保護表面,較為素雅,符合佛教所宣揚的「心無雜念」的觀念,因而深受時下佛教信徒的喜愛。但一般民間信仰的信眾,絕少奉祀檜木雕刻的神像,也較不為傳統雕刻藝師所使用。

檀香木則因價格昂貴,且樹材小,故作品件小,量也較少,只流行於古董藝品界。其他如楠木、紅豆杉、柳木等,只有少數的藝師使用。

(二)雕刻程序

雕刻程序為選料→擇日開斧→粗坯→修光→磨光→上黃土→二度磨光→做線(漆線或粉線)→按金→彩繪→開臉。

對於雕造神像的木材,均依神意的指示選材,如指示方位後即遵照其意前往選材。選材通常委由雕造師前往選購,或直接交給雕造師處理;或自行選好後再交給雕造師雕造。

選定木材後,即依民俗擇定吉日良辰祭祀開斧,就可依排好的日子開始雕造。

依神像的型態、比例、姿勢等,先做大要的分線線繪;在頭與身體的比例上,立姿為一比七或一比六,坐姿則為一比五,蹲姿為一比三。通常在分線構圖大要完成,即開始動刀雕造,不用繪線的則完全憑經驗。習慣上由下往上雕造,原因有二:一是木材的紋理由下往上,神像的頭必在木材的上方,故依順木理往上形成,就如血脈上注,貫注神力而形成;二為雕刻上的方便,未雕刻的木材為四方體,通常利用長凳或圓柱縱面為雕刻臺,先雕下方則可免圓形的頭碰撞桌面,對神有所不敬。

先雕好粗坯,再以較細的雕刻刀雕整細部(臉部留在最後),並以砂紙細細整修細紋。然後塗上膠水,裱一層紙;再塗上黃土粉混合膠水,整修磨光,即可做線,多屬於紋飾突出部分,也就是龍袍、戰甲等線紋。過去用磚磨成細粉混合桐油,揉成細線,然後予以黏貼;也有用粉條直接黏上,現在大多以後者為多。

紋線修飾好之後,敷上金箔,再彩繪上色。

最後就可「開臉」(開面),在雕刻頭部的五官時,鼻宜大,眼宜小,耳宜大,嘴宜小,唇宜厚;因鼻大可改小,耳大可改小;嘴小可加寬,唇厚可改薄,眼小可改大,而大了就不能改小,這是雕刻造像的秘訣。臉繪好後,剩下的只是配上各種零件,如手執之物等。

木雕神像還有一種「軟身神像」的作法,過程上在神像上半身頭部的作法和整身木雕神像一樣,不同的只是雙腳和雙手另外雕刻後再裝上去,身上再穿上神袍,一般多為坐像,近年本地已較少製作,如有也是從福建迎請回來。

參、神像的表面裝飾法

        臺灣神佛像的雕刻,大多會在表面施以按金彩繪,甚至做嵌珠寶等,增加鮮艷華麗感。製作的方法多種,凡有漆線按金、粉線按金、上金泥、鎏金等。

一、漆線法

從樹上採集的生漆先煮成熟漆(乾漆),再加上膨粉(以前女性化妝用的白粉)揉合而成。作漆線時先將原料取出泡在水裡,取出後用木板把漆料揉成一條細線,再用毛筆壓在雕像的上面,作成裝飾圖案如龍、鳳等,然後再按金。漆線因粘而又硬,不易擴散,不起毛邊,可以揉成細如髮絲的細線,乾了以後非常堅硬,又不易脫落,因此作品清晰而具有立體感。

二、粉線法

用膨粉和水膠混合成粉線,因含水量較大,使用時先將原料裝在一個尖嘴形的容器裡,再壓擠出來附著於雕像上。這種粉線法較易擴散,而不易作成細線條,為其缺點。

三、上泥金法

泥金是用金箔和水膠研磨製成,主要為泥塑神像或脫胎神像上金之用。

四、鎏金法

主要用在銅鑄的神佛像上,目前臺灣也有雕刻藝人用在雕像臉部的按金。其程序如下:

1.做金棍:選一根適用的銅棍,將前端打扁,略微翹起像小鏟子。銅棍表面需打磨光滑及清潔乾淨,用煮熟的烏梅水塗抹前端並浸入水銀內,反覆塗抹浸泡數次後,銅棍前端即粘滿水銀,就製成作業中主要的工具「金棍」。

2.做金泥:將黃金捶打成薄片並切碎,加入熱達攝氏四百度左右的坩鍋內,再倒入水銀,用木炭棒攪拌均勻。黃金與水銀重量比例為三比八,待金被溶解後,即倒入冷水盆中冷卻,就成為金泥。此時金泥因水銀含量高,看起來是呈白色。

3.抹金:先將欲做銅器或木器的表面,用鋼刷刷去不潔之物和銅銹,再持金棍沾起金泥和鹽、礬混合液,將其塗於鍍品的表面,再以細毛刷同樣沾鹽、礬混合液將鍍品上的金泥刷均勻。

4.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扁形的鐵絲籠中,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烤,以蒸發金泥中的水銀,使黃金緊貼在器物的表面。

5.壓光:用瑪瑙或硬度達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壓子,在鍍金面上反覆磨壓,把鍍金壓平,使鍍上的金泥更加安固,也變得光澤亮麗,這是有關神像表面的裝飾方法。

6.按金(鎏金、上泥金不必再按金):將捶扁成小片的金箔(約一吋見方),均勻黏貼於作好的漆線、粉線或雕好的神像上,以毛刷抹平即可。

肆、神像製作的相關儀式

        在製作神像上所舉行的儀式,主要為開斧、入神、開光等程序。

一、開斧

在開始雕刻時先將木材選好,再選吉日良辰,置香案擺素果。雕刻藝師即按照所畫好開斧符令、請神符令,即唸請神咒清淨木材,請來所要雕刻的神尊神靈後,稟告要在今天開斧。舉起神斧象徵性地輕砍三下,表示三請;也可砍七刀,其意為賦予三魂七魄。開斧儀式既成,即以紅紙或紅布予以覆蓋,待雕造師排定自己的工作日程才正式雕造。有些藝師較慎重的,通常還要齋戒、淨身,以示對神明的尊敬。

二、入神

各地各派的入神方式不一,所入之物也相當繁雜,基本上可分為佛教和一般民間信仰請神明的方式。可有雕刻師舉行儀式,自行請神,也可請專業的紅頭師或乩童等擇吉舉行,入神的儀式和所學的派別傳法有密切的關係。

佛像的入神大部分用五寶、經文為主;而一般民間的神明入神之物較多,凡有五寶、五穀、八寶、五色線;甚至有用蜂、鳥、蛇、蟾蜍、蜈蚣、蝴蝶或鴿子;也有只入神像的香火袋或香灰的。傳統的入神之物只用五穀表示年年豐收,豐衣足食;五寶(金、銀、銅、鐵、錫)則各有其代表意義,每樣都入兩片:金,最好入八卦形的金塊,表示廣納八方財寶;銀,表示每個人賺錢做事必須要有「良」心;銅,代表家裡成員「同」心協力必可振興門風;錫,表示天官來「賜」福;鐵,表示祈求神明能代代保佑家族。後來再加上玉、瑪瑙、珍珠等成為八寶,其作用都為了避邪求平安。五色線則代表神明的五臟六腑。

入神的方法,先要在神像的背後挖一個洞(這個洞有些還要通到頭部),把入神物品裝進洞後再密封起來;較隆重的入神儀式,必須請專業的道士、法師或由乩童舉行,甚至還要宋江陣壓陣,確是隆重之至。

三、開光點眼

所有雕塑的神像,均需經過開光點眼儀式,請法師藉由玉皇上帝的降旨,賦予該有的神格及靈性。

開光過程先選好吉日,備妥三牲、水果、香燭,並有鏡子、筆、硃砂、活雞及扇子、毛巾等。還要置備一個香爐,裡面先放入三個銅錢:一個是「萬歲」,三個即是「萬萬歲」,能庇佑人民代代平安;又放進鋅,鋅諧音「生」,以喻生靈興旺;炭以喻越燒越旺,興旺不絕;鐡釘的釘諧音「丁」,以喻生男丁,可傳香火;五穀,以喻五穀豐登,民可溫飽;然後舖滿從大廟或主廟請回的香灰,準備拜神插香之用。

開光點眼有的由雕刻師自己舉行,先啟請行業神,並稟告神明儀式舉行的因由,請為神像賜予靈力。也可以請法師請來主持,其方式繁多:較正式的是要用雞冠血和上硃砂,然後按照經文、口訣,一邊開光一邊說吉祥話,期望拜神後闔家或合境平安;有的選好太陽正上升的時間,即以鏡面自室外反射太陽光射進室內,在打開罩住神像頭部的紅巾或紅紙的一剎那,陽光正好射進眼睛,以喻借陽光的靈力;或是請求法師,開鞭後要先安五營,出五方煞氣,然後再入五寶或靈物等。這種儀式是完全視所奉祀神明的神格,所在廟中的主神及當地的俗,而可自由擇定其適當的儀式。

伍、雕刻藝師所用的雕刻工具及所拜的行業神

        臺灣雕刻神像的藝師來自不同地區的大陸傳承,所拜的行業祖神也各有不同:凡有魯班公(巧聖先師)、丁蘭祖神、女媧娘娘;及太上老君、風根老祖等,各因所傳承而定。

一、工具

雕刻藝師所使用的工具:

1.木雕師所使用的工具統稱為「鑿子」,大大小小約有上百支,並有各種不同的彎曲幅度,用以雕刻不同深淺、不同彎度的紋路;而用於搥打的工具,則兩頭方形的木製木棒,約為臺尺一尺半。

2.雕塑泥土神像則用牛角、或竹或鋼打造的扁平刮片。

二、用尺

用來量神明尺寸的尺,藝師所用的也各自不同:凡有魯班尺、丁蘭尺、門(文)公尺;也有用九天玄女尺的。製作神像的用尺,在雕塑藝師這一行頗為重要,因為神像必須符合所用神明尺的尺寸,也就是是否「有字」,每種尺上都刻有吉利或不吉利的兩種文字,可以配合不同的尺寸;如果神像的高度落在「沒字」的尺寸上,那就不為委託製作者所接受。

一般來說,大多以門公尺和丁蘭尺作為丈量神像尺寸的用尺。

門公尺:一尺約合四二‧七六公分,每一尺分為八大格:依次為財、病、離、義、官、劫、害、本等字,每格再分四小格,如「官」格中又分順科、橫財、進益、富貴等;「害」格又分災至、死絕、病臨、口舌等四小格。

丁蘭尺:一尺約合三八‧九公分,每一格又分四小格,如「丁」格分福星、及第、財旺、登科等;「苦」格分失脫、鬼官、劫財、無嗣等。

有少部分的雕刻藝師則用九天玄女尺,算法為一尺約廿一公分,目前已較不容易看到這種尺樣。

按一般老藝師所述的,以前神像的造像度量應先以「神明尺」,也就是「九天玄女尺」丈量,門公尺、丁蘭尺則是後來才使用的。所以把較古老雕刻的神像尺寸和現代雕的神像尺寸拿來比較,就可發現較古神像上的「有字」、「無字」,和現代的神像並不一樣;即使使用現代的門公尺和丁蘭尺所量而雕成的,其吉與凶的尺寸也不一定相同。至於佛教界佛像的丈量以前是以佛典《造像量度經》為基本尺寸,目前臺灣雕刻佛像藝師也較少使用。

三、臺灣神像常見規格

神像大小的雕造也有一定的規格,臺灣神像最常見的,大小為臺尺九寸六或七寸二,為小型化的神像雕刻;其他稍大的則有一尺二寸、一尺三寸半、一尺六寸、一尺八寸、二尺二寸、二尺四寸、二尺六寸、三尺二寸、三尺六;而較大的則如五尺一寸半、六尺二寸、六尺三寸半,多為神廟主神的奉祀之用。

臺灣開拓時期,均屬華南型的小型建築,神像也以小型為多。近年來,由於經濟發達、生活富裕,所以改建後神廟的建築格局也多較為高大宏偉,也就逐漸出現較巨型的雕刻。大陸開放之後,由於當地的木材取得較容易,木雕(或石雕)均有較大的規格──其實這完全要按照廟宇建築及所祀神格的尊卑來調整。一般均以臺尺一尺六寸為標準。

南北各地的價格,均由當地同行間訂出公道價,也可由藝師本人自訂。或二至三萬元一尊、四至五萬元一尊,也有高達十萬元一尊的,其差別和雕刻藝師有關:雕刻技術的敬業態度,雕刻所講究的藝術水準,及在行內行外的知名度。當前從大陸輸進的,由於雕刻師的工錢、雕刻木材的取得以及大量雕刻方式,加上比較不一致的雕刻水平,其平均賣價約在一萬五、六千元左右。這種量大價低的情況,已對神雕市場造成較大的衝擊及不良的影響。

陸、結語

由於目前政府開放大陸物品的進口,也造成大陸廉價的神佛雕像大量進入,由於價錢便宜,使本地的雕刻藝師頗受衝擊,有的因而轉業、甚或失業,造成社會家庭問題。也有些有心的雕刻藝師,眼見臺灣本土木雕技術的沒落,所傳無人,故希望成立專業的木雕技藝學校,以之傳承這一門工藝技術。其實臺灣的神像雕刻藝師在技術層面上、在工作質量的要求層面上,在亞洲地區均是首屈一指,如能好好地保存發揮,應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來源:道教學術資訊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8 20:5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