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31|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不合情理嗎?----柏史評議之二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2 20:33: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另一帖裡,討論過柏老稱呼歷代皇帝皆用名字的問題,
老實說,只要有適當的註解,用啥稱呼問題其實不大.
然而,這一帖的爭議性就真的很大了.

柏老史學,被人捧得最高的,
正是他老人家以現代人的眼光看歷史,
然後,在固有史學論述中,找出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但是,真的不合情理嗎?
未必.

柏老向來不信所謂[禪讓]和[讓國],
幾乎遇到似的記載,都會被歸類為[搖尾系統]的[神化]和[美化].

第一個被踩的,便是舜帝姚重華讓天下予大禹姒文命,
柏老的看法是:那是一場統治地位的爭奪.
理由是:為何舜帝讓國後,會南巡[蒼梧]而且死在那裡.
問題是,腿長在他身上,身為前任帝王,去哪兒不行?
蒼梧遠一點便大驚小怪,那麼,大禹遠到[會稽]又如何?

第二個被懷疑是[奪嫡鬥爭]失敗的,
是周文王姬昌先生的兩位伯父.
柏老的說法也不能說沒道理:
他的理由是,即使那兩位想讓位予老弟,
以便日後傳位於姪子,
也用不著遠走天涯海角吧?

但是,古人的想法卻不見得和我們一樣.
好吧,假設姬大公子和姬二公子都不出走,
然後硬要讓位給老弟季歷.
那麼,萬一姬三公子書呆子脾氣發作,
硬說[立嫡以長],死活不接位,
莫非還要三兄弟打上一架作決定嗎?

別跟我說:[沒有人會放棄天上掉下的族長之位.]
現代人或許是能吃便不浪費,古人可不見得.
周文王姬昌在位的後期,有一個叫孤竹國的地方,
便出了一對活寶----[伯夷和叔齊].
論長,當然是老大伯夷;論老爹喜歡,卻是老三叔齊,
結果,那兩位老人家讓來讓去讓不出所以然,
只好兩個一起遠走高飛,把國君之位留給一直沒說話也沒人看好的老二.

那麼,學商朝子姓王室,來個兄終弟及又如何?
泰伯的後代便鬧過如此一段.
話說春秋時代,某一位吳王,生了四個兒子,
老四便是以[掛劍]出名的季札.
他的三位老哥,都覺得小弟最適合接手王位,
但又怕直接讓給他,他發起書呆子脾氣不要.
於是,便耍了一套兄終弟及的花樣,
老大傳老二,老二傳老三,
老三掛了之後便要傳到季札四爺.
結果,他四爺還是不要,
還跟姪兒說,再逼他他便連王子也不幹.
於是,老三的兒子僚便接了王位,
然後,老大的兒子光(後來的吳王闔闆)又有意見了:
[喵的!按照老爹叔叔們的協議,王位是四叔的,
要不然,老爹早傳位給我了,還輪得到你臭阿僚接手嗎?]
於是,專諸先生和魚腸劍出場了,
之後,僚被開膛破肚後,他的親弟弟慶忌又不爽,
於是在外頭接人組隊要打回去,
結果,另一位刺客耍離先生出場,才結束這一場大亂鬥.
代價是不高哪,兩個王族掛了,一個王族跑了(四爺跑到延陵王子也不當),
兩個國士浪費了生命,如此而已.

泰伯老先生可比他的子孫聰明多了,
一走了之,老三不接也得接,
他自己另外打下一片天,
你好我好大家好.
豈能說他的[讓國]不合情理,便推斷他是奪嫡鬥爭的失敗者.

《 本帖最後由 海瑩 於 2011-4-2 22:08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4-2 22:37:10 |只看該作者
我是很不喜歡以現代的角度去評價古人的。不過各人的研究喜歡,這個倒也沒什麼。
但我最不喜歡的還是在稱呼上。先秦時的男子,能不能不要在稱呼上加“姓”啊~~這樣看起來真的很彆扭啊~~~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4-4 11:31:27 |只看該作者
個人倒覺得柏楊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給提出來了,
那便是"人性".
人性自古至今始終都是一樣的.
所以古人和今人除了在物質上的差異之外,於人性上其實是沒太爻的差別.
正因為如此,用現代人的心理角度其衡量古人,是一點也沒有問題的.
只是肇始於咱們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儒家學派最喜歡利用"托古"來"喻今".
把古人塑造成神聖完美的"神話",讓後世無數學子誤信為真.
說句不客氣一點的,人性的自私欲望自古至今無人無有.
只是學究總愛把古人美化,以利用來貶損他們所想要貶損的對象.
實際上世間無完人,完全是後人假擬,反正也無從查起,就任由這些夫子們說了算數.
由此更可證明不是人心不古,是人心自古至今皆然.
至於"禪讓"政治的美麗"神話",被柏老一針戳破,
更是會令這些喜歡動不動就"托古喻今"的學者們受不了大抓其狂了.
仔細看看"帝王之死-可怕的掘墓人"內文,
不論是堯或是舜,在他們讓位後"出巡"的時候都早已年過百歲了.
別說在那個沒有舟馬轎輦的時代,叫一位百多歲的老頭子翻山涉水遠赴蠻荒.
換成是現代,也沒幾個人受得了.
這個現實的疑問,正是被拿來質疑王權交迭的過程是否真如"傳說"中的美麗最大的立論點.
再用真實血肉人性的角度來看,禪讓根本就是一種神話.
更不用提當初舜還是把禹父鯀砍掉腦袋的主兇.
怎可能乖乖的把王位送給被他砍掉腦袋的罪臣(鯀)之子(禹)呢?
這等神話之所以會被後世"接受",
也正好如同許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成正史一般,
純粹就是一種鄉愿.
柏楊對歷史上的許多"美麗謊言"的諸多質疑,
其真正的用意正是在告訴世人,
除開物質文明演化的差別以外,
古時候的人其實和現代的人沒什麼兩樣的.
人性都是一樣醜陋的.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4-11 16:46:43 |只看該作者
先說好喔,D大哥,小妹不是找您吵架.

咱先說堯舜,他們讓位後出巡都過百歲,似乎無力遠行這部份.

第一,您都說那是傳說時代了.
古今中外,傳說時代的人物,享高壽者向來極多.
所以,他們的健康狀況和我們現代普通人,似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傳說時代的帝王,依照傳說,不是半神,至少也有特異功能.
且看舜帝姚重華先生,他每次自老爹後母老弟的陰謀中逃生便可得見.
既然有特異功能,百歲遠遊也不見得不可以吧.
當然,那些特異功能不見得可信,
但是,柏老不信那些特異,卻硬要帝舜活了一百歲,豈非是把傳說挑著來相信?

第三,中國古史,正式把年份用干支紀元記下來,
是西周厲王掛了,周召共和那一年開始.
老實,小妹也很懷疑,堯舜有沒有活那麼久呢.

回到人性的問題.

一句話人性自古至今都是醜惡,
便把所有歷史事件一棍子全部敲死,
本身對古人就不公平.

如果人性真的只有醜惡,那麼善又自何而來?
即使千千萬萬人皆惡,偶有個把幾個例外,也在情之中吧?

當然,堯舜禪讓,頗有疑問.
但是,一個寫歷史的人,如果沒有明顥的證據,推翻已有的結論.
應有的態度是列出疑點,而非直道其非.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4-11 20:58: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4 海瑩 的帖子

或許人性都是醜陋的似乎太過於武斷,
人性本就善中有惡,惡中有善,任何一個人都是善惡並存的.
但若把他加諸於政治人物上來看的話.
顯然,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人物不論功業如何,功過多寡,
站在權利爭奪,保衛的立場,盡皆是無所不用其極,不擇手段醜態百出的.
是故,人性的醜陋面在政治人物身上絕對是完全一覽無遺的.
沒有任何一個當家作主的領導人會是良善百姓,最多只是披著天使面具的魔鬼罷了.
相信這種人性自古皆然.
傳說只不過是為了民族情感的虛榮心作祟而杜撰出來的神話.
就如同今天棒子國的那些鬼話一樣,
真要當真,那只能說是天才了.
至於是否用質疑而非直道其非,這也沒什麼適切與否的.
畢竟自古以來的歷史記述向來都用肯定式的敍述.
難道那些都全部千真萬切嗎?
可以用肯定的方式來記錄,換個角度持不同觀點的人直接予以否定也沒什麼不可以呀!
因為既然不認同的事物,為何一定非得站在原有的論點去附和他呢?
至於旁人是否認同,那也由得他們各自依憑智慧去判斷囉!
就如同我個人就十分認同柏楊先生所陳述的角度和立論.
當然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對人性的理解和看法絕對有著相當的差異,
但當經歷越多,閱人越眾,自然能有更多更深層的體認.
所以個人自是直接評斷,史上從未出現過有不為私慾的政治人物,特別是當權者.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1-4-12 10:43:38 |只看該作者
D大哥說的,小妹也同意.

在絕對的權利面前,人類很難保持公平之心.

但是,很難不等於一定沒有,偶然有個把無私的,也不見得不可能.

再說回來,把神話和傳說加起來看,堯舜時代的部族共主並不好當:
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赤地千里;
射掉九個之後,偏又怪獸橫行;
砍光怪獸,又有持續N年的大水......
換了小妹才不想當這倒楣共主呢.

所以,禪讓也未必全是無私,找替死鬼也算一說吧?

然而,不論禪讓有或沒有,說有總比說沒有要好,
至少多了一個社會教育的意義.
噢,古代有無私讓天下的人耶!
讀到這裡,心中善念較重的人,會起見賢思齊之心,於是更趨近於好人.
當然,您會說那不見得就是歷史的真相,
但是,說沒禪讓也不見得是真相呀,
反正兩者一般的死無對證.

如果,把歷史上所有存疑的好事,
皆是為循私心而行的壞事,
那就代表人性只能是壞的.
那麼,行惡才合乎人性了,
我們又憑甚麼譴責邪惡呢?

分析哲學有一個很基礎的觀念:
一件死無對證或目前無從驗證之事,
若假設其為是,無以更有效的說明和解釋相關的問題,則可設定甚為非.
以禪讓為例:
假設其為是,則有教化之功,設定其為非,則連教化也被否定(人性皆惡還教化甚麼),
兩害相權取其輕,當然是假設有禪讓較佳.

大哥以為如何?

對了,再補充一點,舜把禹的老爹砍頭是沒錯,
但鯀大人為啥被砍呢?
他老人家可沒起兵造反或是殘害賢良,
罪名就是:治水無功.
治水無功該不該死暫不討論,
但如無功當死,有功是否也當獎賞呢?
治水的過程中,禹的組織力,規劃力,執行力全都得到考驗.
先假設舜帝真的無私,天下不傳給有功有能的禹又要傳誰呢?

《 本帖最後由 海瑩 於 2011-4-12 10:49 編輯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0 15: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