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生死雙美(慧能、洞山)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5 17:08: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元七一三年,慧能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了,便召集門人,把這一消息告訴他們。在場的弟子都放聲大哭,唯獨神會面色依然如故,也不哭泣。六祖道:

「只有神會超越了善惡的觀念,達到了毀譽不動、哀樂不生的境界。其餘的人跟隨我這麼多年,求的是什麼道?今天哭泣究竟是為了誰?我很清楚自己要去哪裡,才能預先告訴你們。要知道,真如法性(現象的本質本體)是不會生滅去來的。你們哭泣是因
為不知道我死後往哪裡去,如果知道的話,便不會哭泣了。」

西元八七二年三月,洞山良价禪師知道自己遠行的日子已到,命人為他剃髮披衣,撞擊起寺院的大鐘,安然坐化。僧眾放聲號哭,一直哭了好一個時辰。洞山忽然睜開眼睛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說:

「出家的人,心裡不要為虛幻的外物所牽制,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時操勞,死為休息,為什麼要悲傷哭泣?」

於是洞山命令主事的和尚辦愚癡齋,以責罰大眾的不能忘情。洞山和他們一起齋戒,七天之後,叮嚀大眾說:

「這一次絕不要再哭死哭活像上次一樣了!」

次日浴後,洞山端端正正地坐著,再也沒有起來。

遇安禪師臨終說偈迄,用香水沐身,讓人把棺材擡到室內,自己走入棺裡。三天後,門人思念師父,啟開棺蓋,見他安然而眠,放聲悲號。遇安忽然睜開雙目,從棺內走出,升堂說法,責備門人說:「這次誰要是再把棺材打開,誰就不是我的弟子。」

說罷又走進棺內,永遠地躺在那裡。

智暉禪師臨終示偈說:

  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蓋。

  住來八十年,近來有損壞。

  早擬移住處,事涉有憎愛。

  待他摧毀時,彼此無相礙。

生與死相伴相成,循環不已,所以一個禪者,決不至於悅生惡死。寒山子的詩說: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

  水結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復死。

  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生與死組成了一個生滅不已的動態過程,生命日夜匯流向死亡的海洋,死亡的海洋是孕育新的生命的搖籃。

僧問子儀:「我師死後歸於何處?」

子儀說:「子今欲識吾歸處,東西南北柳成絲。」

僧問全(付+心):「你死後去哪裡?」

全(付+心)說:「長江無間斷,聚沫任風飄。」

僧又問:「還受祭祀嗎?」

全(付+心)說:「當然可以。」

「那麼怎樣祭祀呢?」

「漁歌舉棹,穀裡聞聲。」

僧問崇慧:「請問你死後何處去?」

崇慧說:「潛岳峰高長積翠,舒江明月色光輝。」

法明上座臨終前大呼說:「我要走了,聽我一偈。」眾聞奔視,法明便說:「平生醉裡顛蹶,醉裡卻有分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死亡,意味著與天地宇宙的更高形式的合一。絲絲楊柳,娟娟明月,潺潺流水,習習清風,無不是死亡之法性的顯現。個體以死亡的形式實現了與天地同化的進程,新的不朽生命由此而產生。

死亡在終點站臺上迎接每一位旅人。一個禪者,只要他愛今生,也會一樣地愛死亡。

他總是能夠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當生命的燭光搖搖欲熄時,一種與萬物合一的快感就會暖遍我們的全身。於是——

遊子回到了家中,新郎擁住了新娘。

「讓我全部的生命,

啟程回它永久的家鄉。」

永嘉玄覺初攻天台哲學,後來讀《維摩經》時,發現自己的自性。在友人的勸說下,便到慧能處印證所學。初見慧能時,他繞著慧能走了三圈,振了振手中的錫杖,然後直直地立在慧能面前。
  
  慧能說:「和尚應該具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你是從哪裡來的,居然如此傲慢無禮?」
  
  玄覺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顧不得那麼多了。」
  
  慧能說:「你既然擔心生死無常,何不體認無生——不生不滅的大道,去除煩惱呢?」
  
  玄覺說:「大道本是無生無滅的,萬物也本是無遲速可言的。」
  
  慧能高興地說:「確實如此,確實如此。」
  
  永嘉玄覺就按照和尚應有的威儀向慧能禮拜,然後立即告辭。
  
  慧能便說:「為什麼這樣匆忙呢?」
  
  玄覺答道:「我根本就未曾動過,哪裡談得上匆忙呢?」
  
  慧能心想,這和尚夠伶俐的,就又說:「誰知道你未曾動過?」
  
  玄覺說:「這是你自己產生的分別觀念啊。」
  
  慧能便說:「你很能體會無生的意思了。」
  
  玄覺說:「既然是無生,哪裡還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反問:「如果無意,誰還能分別它呢?」
  
  玄覺回答道:「分別本身也是沒有意思的。」
  
  於是慧能深加讚許道:「你說得太好了!」
  
  玄覺便留在寺中住了一宿,時人稱他為「一宿覺」。
  
  天台宗本是研習佛理、講究名相的。當玄覺研讀《維摩經》時,他頓悟見性了,開始反對學問和哲學推理活動。因為只要你把握住你的內心,就沒有任何慾念、外物來誘惑、污染你,心靈空明澄澈,這就是見性。要是能使心不住於內,不住於外,也不住於中間,你就能自由自在,透透無礙,抖落種種束縛,從而和六祖並駕齊驅,相視而笑。

來源:佛教都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22: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