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早期大多將此二山名寫作「大崗山」與「小崗山」。「大崗山」與「小崗山」兩者皆為烏山山脈之分支,昂然聳立於嘉祥內外里之中界處;大岡山在北方,海拔高約一千零三十二尺,小岡山則位於較南方,海拔約高八百三十尺,兩山原本都不能稱之為高大之山嶽,但因崛起於海岸平原之東端,故自古以來便為中國大陸航至台灣南部的船舶之指南山岳,例如《台灣府志》中便記載道:「內地之船來台時,過澎湖之東,即見大岡山」可為上說之佐證。
此二山中擁有許多山岩洞窟之奇勝景致,此地更是自明朝末年以來開拓歷史悠久之地區,因此素來便有許多關於此處奇勝之民間傳說。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的《台灣記略》中便記載道:「大岡山,狀如覆舟,天陰埋影,情霽則見,尚有仙人跡,鐵貓兒碇籠耳甕在焉,相傳國有大事,此山必先鳴。」清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出版的《台灣府志》〈初修〉中亦記載道:「大岡山之頂,蠣房殼甚多,滄海桑田亦不知其何時物也,山上有湖,雨則水滿,山陰有古石洞,莫測其所底,或以瓦擲之,皆然無聲,相傳其下通於海。」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台灣府志》〈續修〉之叢談則引「古橘岡詩序」云:「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時,邑中人,六月樵于山,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堵草繁榮,野鳥自呼,廟廊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蹟,纔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隻犬從內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室皆徑圍橘樹也,雖盛暑,猶垂實如碗大,摘啗之,瓣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襲人,有淒涼氣,轍荷樵尋歸路,遍處誌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再往遂失其室,並不見有橘。」
又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五年)出版的王士楨之《香祖筆記》中也簡略記載道:「鳳山縣有薑,名三保薑,相傳明初三保太監所植,可療百病。」根據此番記述,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台廈分巡道尹士俍的《台灣志略》附會於此山,並與上述「岡山古橘」之傳說相關連而記載道:「明太監王三保,植薑岡山上,至今尚有產者,有意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故道有得者可療百病。」其他文獻,如《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記載道:「大岡山,樹木蔚然,為縣治八景之一,岡山樹色,是也。」《台灣府志》中則記載道:「小岡山頂有巨石,圓秀如冠,為紗帽石」。
至於岡山鎮內「前鋒」及「後協」等地即為鄭成功時設置前鋒鎮及前鋒鎮後協營之地,而「前峰子」、「五甲尾」、「挖子」等地亦為鄭氏率眾進行開屯之地區。
來源: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