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菩提達摩(中土禪宗初祖)(5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12 17:07: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菩提達摩(中土禪宗初祖)
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
於般若多羅尊者學道得法,尊者謂曰:「汝於諸法,已得通量,達摩者,通大之義也。宜名達摩。」因改號菩提達摩,與佛大仙並稱門下二甘露門。祖恭稟教義,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嘗廢闕。迨尊者順世,遂演化本國。
師泛海至廣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度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時僧神光慕師高風,斷臂求法,師感其精誠,遂傳安心真法,授彼心印,改名慧可,經九年,欲西返天竺,囑慧可一宗之祕奧,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
祖玄風所被,普施法雨,有識者咸歸,彼徒生嫉競起害心,數加毒藥,莫能中傷,至第六度,以化緣既畢,傳法得人,遂不復救之。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後三歲,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蔥嶺,見手攜隻履歸西方。奏其事,帝令啟壙,棺空,惟隻履存焉,詔取遺履少林寺供養。
般若多羅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東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月淨多羅,功德多羅,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菩提達摩簡稱達摩,是中國禪宗初祖。唐‧道宣之《續高僧傳》記載,達摩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國,神慧卓朗,一聞千悟,出家後專志大乘佛法,以教授大乘禪法到處度化世人,受其師般若多羅命,來度中國上上之機。於梁武帝普通年間泛海到達廣州,廣州剌史蕭昂即上奏梁朝皇帝蕭衍,蕭衍邀達摩北上會面,請達摩到梁朝首都金陵﹝南京﹞。梁武帝蕭衍是中國歷史上最敬信佛教的一個皇帝,自稱是"佛奴",親自注解佛經、講經、到處修建佛寺,試圖以"皇帝菩薩"的理念推行"佛教國家"。據唐‧《歷代法寶記》傳說,兩人一見面,蕭衍即自負而問:"朕即位以來,建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達摩即答:"並無功德!"因為在達摩的眼內,這些都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蕭衍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這是關於佛教義理上的問題,因為蕭衍以為自己十分了解佛法大義,但達摩卻答以:"廓然無聖!"最後蕭衍欲以帝威迫達摩就範而問:"對朕者誰?"達摩答以:"不識!"以菩提達摩豁然無物的心胸,那裡為著跡俗世的蕭衍所能理解?所以達摩在江南不能展其抱負,遂北渡長江,至魏國境,據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條下記載:"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遊中土。見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嚮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閰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經洛陽後遊嵩山少林寺,據《景德傳燈錄》記載,時達摩"寓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在此九年,獨自習禪,當時人稱為壁觀婆羅門。其時伊﹝水﹞洛﹝水﹞一帶,有僧人名曰神光,曠達之士,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慕達摩高風,乃往彼朝夕參承。一夜天大雨雪,光於露地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感其精誠遂加以悔勵,光為表決志,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於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軀),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遂因此易名曰慧可,傳彼安心法門,授之以一宗之心印,是為禪宗二祖慧可。

達摩在嵩山一帶歷九年後,欲西返天竺,其時門下除慧可外,尚有道副、尼總持、道育、曇琳等人,《景德傳燈錄》傳各人所得達摩禪法程度不同,道副得皮,尼總持得肉,道育得骨,而慧可得髓,乃授慧可袈裟及四卷楞伽經曰:"吾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故初期傳達摩禪的禪師又稱"楞伽師"。達摩離開嵩山後,相傳曾與楊衒之交往,此時並有另一批以不同方法傳授禪法的禪師對達摩禪法提出非議,達摩曾遭下毒,不久達摩化緣已盡,傳法亦已得人,遂不自救,端居而逝。相傅達摩寂於梁武帝大同年間﹝公元535 - 545年﹞,葬於熊耳山,起塔定林寺。由於達摩一生行事充滿傳奇,所以連他的身後事也極具傳奇色彩:相傳達摩葬於熊耳山後三年,有魏使宋雲,由西域返魏,於聰岭(帕米爾高原)見手攜隻履的達摩翩翩而逝,對宋雲說:"汝主已厭世。"宋雲返魏,果然後魏孝明帝已逝,而孝莊帝已即位。眾人聞宋雲言大驚開棺查驗,已空剩一履,遂取履於少林寺供養,後來被竊至五台華嚴寺,其後亦不知所終。自此達摩成為許多中國人所熟知的高僧人物,其一生的傳奇故事亦成為文學、藝術作品內容,如一葦渡江、少室面壁、隻履西歸等成為繪畫、雕塑的形象,他與弟子間、與梁武帝等人間的問答對話亦成為禪宗千古公案、語錄。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堡主 + 1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19: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