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影響咖啡香味變化的五個階段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15 21:04: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第一階段:採收 / 乾燥

    第一階段發生在採收咖啡果實時,當農民進行生咖啡豆或種子的乾燥工作,多少會由外果皮流失。

    在採收時,若將果實放置在咖啡園太久,園中不好的氣味會繼續產生,果實內部的酵素開始分解種子裡面的物質。因為化學變化,arabica咖啡豆會產生「里約臭」(Rioy),robusta則是「橡膠味」(rubbery)。乾燥階段,若將咖啡果實放置在高溫、多濕的環境,內部的酵素作用加速,產生「發酵味」(fermented)。

    如果咖啡豆放在不乾淨的場所,特別是在泥土地面乾燥,豆子內部的油脂吸收土壤氣味,產生「泥土味」(earthy)。咖啡豆放置在潮濕場合,容易發霉,產生「發霉味」(musty)。以機械乾燥,速度太快時,使油脂分解,產生「皮臭味」(hidy)。

第二階段:儲藏 / 老化

    第二階段從採收燥乾之後,到完成烘焙之間。採收之後的前幾個月,咖啡豆有獨特的青草氣味,像新鮮收割苜蓿草的味道,稱為「青草味」(grassy)。生豆內部的酵素繼續作用,幾個月後,這種香氣特性逐漸減少。直到裝運出售之前,都稱為「新豆」(new crop)。

將咖啡豆妥善貯藏,會降低酵素作用的速度。大約一年之後,這些化學變化開始影嚮咖啡豆內部的各種酸。這種變化味覺感覺得出,這種咖啡豆已經是「前季豆」(past crop)。如果生豆貯存經過幾年後,酵素作用大量減少各種酸的含量,這種咖啡豆稱為「老豆或陳年豆」(aged)。

除了酵素作用之外,咖啡豆緩慢流失有機物質,並且逐漸產生像乾草一般的「稻草味」(strawy)。幾年之後,咖啡豆繼續流失有機物質,最後產生難以接受的「木頭味」(woody)。

第三階段:烘焙 / 焦化作用

    化學變化的第三階段發生在烘焙過程。當烘焙溫度達到400℉(204℃),咖啡豆內部的糖份連續產生化學變化:與咖啡豆內部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結合,形成褐色焦糖。生豆內部的糖份,隨著熱度增加,會影嚮香氣內含物。

    假使熱度不足,使得焦化過程不充份,烘焙出的咖啡豆會有草味。香氣特質像似綠色蔬菜中的青豆(green peas),稱為「臭青味」(green)。如果加熱過程太慢,烘焙出的咖啡豆味道平淡,聞之亦無味,稱為「煎烤味」(baked)。如果烘焙速度太快--咖啡豆的邊緣明顯燒焦--化學變化不完全,形成「失味」(tipped)。熱度太高,咖啡豆的表面會被燒焦,造成「焦火味」(scorched)。

第四階段:烘焙後 / 排氣

    咖啡豆經過烘焙以後,開始有排氣作用。這時的咖啡豆最新鮮,充滿香氣物質,大部份是揮發性的硫醇類,或是含硫化合物質。咖啡豆磨成粉之後,香氣會大量流失。

    排氣作用繼續進行,更多具有揮發性的有機物質,是存在纖維質裡面的水溶性芳香混合物,會隨著二氧化碳的釋出而流失。這種香氣的流失,造成咖啡豆的「洩氣」(flat)。咖啡豆持續排氣,揮發性有機物質也繼續排放,造成「無味豆」(vapid)。

    如果水份和二氧化碳進入咖啡豆內,將使品質更加惡化。首先,咖啡豆內部的油脂會發生氧化作用。影嚮沖出來的咖啡口味,造成「清淡味」(insipid)。接著,繼續暴露在氧氣和水份環境下,會加速亞麻油酸、三酸甘油脂的氧化作用,產生令人不快的味道,這種情況稱為「不新鮮(酸敗)」(stale)。最後,咖啡豆內部的油脂與氧氣和水份發生作用,會產生難聞的品質,稱之為「油臭味」(rancid)。

第五階段:沖泡之後 / 靜止

    整個沖泡之後 / 靜止階段,咖啡的香氣變化比其它階段更加快速。咖啡經沖泡之後,開始時最「新鮮」(fresh),即組成咖啡香氣的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含量最充足。假使裝在不密封的容器的沖泡液持續加熱,活性分子的作用,溫度昇高,使氣態物質的流失更快。沖泡後的咖啡首先流失其香氣,並且成為「平淡的」(flat)。繼續加熱,使揮發性物質蒸發掉,咖啡變得「無味」(vapid )。

    延長加熱時間,會影嚮咖啡液中有機物的保存。長鍵有機物斷裂成短鍵物質,會增加酸性口味,稱為「酸澀味」(acerbic)。證明咖啡中有含氯酸性成份。其次,由於水份蒸發,相對的增高溶液中的鹽份濃度,形成「鹹水味」(briny)。若再繼續加熱,把蛋白質燒焦,咖啡液成膠狀,就會有「焦油味」(tarry)。最後,含鹼物質在咖啡液中的濃度增加,其苦味加上鹽份,表現出「鹽味」(brackish)。

文出:品飲咖啡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07: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