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4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正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展出一百廿四件清宮瑰寶,具體呈現大清開國以來「六皇一后」的文治武功。據大陸清史專家閻崇年說,瀋陽故宮把「壓箱寶」都送來台灣了;透過這些文物,民眾與四百年前的歷史不再遙遠,昔日的輝煌,也有具體事物可以想像。
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表示,瀋陽故宮十件鎮館之寶來了九件,是近期難得一見的重量級文物展;電視連續劇「康熙大帝」與「雍正王朝」剛剛下檔,許多人對劇中情節與人物記憶猶新,對於「以文物說故事」的大清盛世展,更感興趣。
除了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劍、皇太極鹿角椅等廿四件一級文物外,展品中許多軍事上的用品,也吸引不少民眾好奇的目光。其中清代八旗官兵作戰所穿的「大圓環鎖子甲」,由一個個鐵製小圓環彼此相連組成,外形類於半長袖罩衫,還曾被民眾誤認為是「毛衣」。
這件製於清康熙至乾隆年間的「鐵衣」,做工精細,頗有「份量」;通常是將領穿來抵擋敵人刀箭攻擊,映照出戰場上金戈鐵馬的慘烈廝殺。鎖子甲的領口為高領設計,縫有棉麻織物,以防摩擦肌肉。
此外,清朝后妃所穿戴的衣物,件件色彩鮮麗、做工考究,常讓參觀的婆婆媽媽們嘖嘖稱奇。即使是一雙高底鞋,鞋面也是藍緞彩繡精心製成,高達十四公分的鞋底跟部四面鑲有料珠組成的卍壽字、雙錢花紋、蝙蝠紋,具有獨特的滿族民俗風味。
高底鞋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滿清入關後,儘管滿族的女性從不裹腳,但根據當時的審美標準,大腳也絕對不受青睞。為解決這一問題,滿族女性便發明這種高底鞋,可以將腳藏在衣裙裡,不會輕易顯現出來。
文出: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