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79|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五嶽大帝 - {五嶽神君} [9P+5影片]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21 14:55: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8-25 12:12 編輯

 

 

 

 

 

 

 

 

 












五 嶽 大 帝 - 五嶽神君

五嶽神君即鎮守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的五位神明,民間稱為『五嶽大帝』,其神格居於三官大帝之下。


據載:

東嶽大帝:姓玄丘,名目陸,全稱為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主世人官職貴賤生死之氏,其服色為青袍加深,乘青龍;

南嶽大帝:姓爛,洋光,全稱為南嶽慶華紫光注生真君,主星野分界兼水族龍魚之事,穿朱光之袍,乘赤龍;

中嶽大帝:姓角,名普生,全稱中嶽黃元大光舍真君,主天下土地山川谷峪兼牛羊食稻種管之事,穿黃素之袍,乘黃龍;

西嶽大帝:姓浩,明元倉,全稱西嶽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穿白素之袍,乘白龍;

北嶽大帝:姓伏,名通萌,全稱為北嶽鬱微洞淵無極真君,主世界江淮河濟兼四足負荷之事,穿黑袍,乘黑龍。與封神榜記載迥然不同。


東嶽大帝是泰山之神,居五嶽之首,民間相傳東嶽大地執掌十八層地獄,為十殿閻王之首,因此在主祀東嶽大地的廟宇中,也同一般的城隍廟一樣,共有七爺八爺兩位冥府神將。

唐武后時封為『天齊君』。

玄宗加封為『天齊王』。

宋真宗祥符元年詔封東嶽『天齊仁聖王』。

祥符四年尊為東嶽『天齊仁聖帝』。

清朝加封為『天齊仁聖大帝』。

世俗奉為治鬼之神。

東嶽大帝的一生有兩種說法:

一說東嶽大帝是盤古的後代子孫,他的母親彌輪仙女夢見吞下二日後不久,就身懷六甲,先產下一子,為東華帝君,再產下老二,即東嶽大帝,

另一種說法是源自於【封神演義】該書描寫姜子牙在封神臺上大封天下諸神時,分別把中國境內五大名山的治理權封給黃飛虎、崇黑虎、蔣雄、崔英、聞聘五人,其中戰死於繩池縣的黃飛虎所治理的轄域,就是東嶽泰山,因此稱為『東嶽大帝』。

在東嶽大帝聖誕的今天,有意驅邪、借壽、超渡、作功德、牽亡魂、探元神的民間信徒,可以請道士在東嶽大帝神尊前舉行誦經禮懺的儀式,來達到祈願的目的。

南嶽大帝為東南中西北“五嶽大帝”之一,五嶽即指中國名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及北嶽恒山而言。

唐玄宗時,封南嶽大帝為『司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追尊號曰:『司天昭聖帝』,以景明皇后配祀。

五嶽大帝經常下降人間,考察世人清濁善惡,以為賞罰的依據。

中嶽大帝是五嶽大帝之一,是河南省境內的嵩山之神。

相傳中嶽大帝的姓名是惲善,他的權責是主掌世界地澤川谷溝渠、山林樹木之屬,在河南嵩山的三尖峰上分別建有三座廟觀奉祀。

民間又相傳中嶽大帝本是商朝時候的修道之士,名叫聞聘,在姜子牙大封天下諸神時,與崇黑虎、蔣雄、黃飛虎、催英分別受封為五嶽之神。

自古以來,歷朝帝王即位時,都有封禪五嶽的聖典,以表報天地之功,民間因此才有祭“五嶽神”的風俗。

根據道書所載,在中國大陸境內由天地靈秀之氣所孕結的十大洞天與三十六福地,均是由上古神仙所治理,在這些洞天福地中的第六洞天,就是『中嶽嵩山洞』,洞名叫做『司馬洞天』。

中嶽大帝在歷朝皇帝的重視下,幾乎每朝都有新封號,如宋真宗封為『中天崇聖帝』,元世祖封為『中天大寧崇聖帝』。

西嶽大帝在宋大中祥符中,追尊為『金天順聖帝』,配享肅明皇后。

北嶽大帝在宋真宗朝追尊為『安天交聖帝』,配祀靜明皇后。

【封神演義】一書在姜子牙封神時,將戰死於澠池縣的崇黑虎封為南嶽司天昭聖大帝。

‘崇黑虎’原為商朝將領,官拜曹州侯,因不恥紂王亂政,反入姜子牙營下,後與黃飛虎等五人俱捐軀沙場,受封為『五嶽大帝』,各領山頭。

五嶽的得名,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堯舜的時代,堯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嶽。

那時“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職稱,天子巡狩時,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駐地選擇一座高山,放火發出信號,以召集諸侯。

於是,最早的幾座發信號的山便成了嶽官的首府。

舜時,嶽官的職稱開始與這些名山的山名統一起來。

至今作為一種制度,則始于漢武帝之時,到了漢宣帝,才確定五嶽為: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中嶽——河南 山,南嶽——安徽天柱山,北嶽——河北大茂山。

以後,隋代改南嶽為湖南衡山,明代改北嶽為山西恒山,最後始成今日之五嶽。

(一)東嶽泰山——“五嶽獨尊”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自然保護區協會副主席盧卡斯到我國泰山進行考察。

事後,他稱讚泰山是“自然與文化遺產融為一體的典範”。

同年,該組織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將泰山等六處名勝列入《世界遺產清單》,作為全人類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

位於山東省泰安縣境的泰山,又稱“岱宗”、“岱”即大山,“岱”為長輩,意即:泰山是中國大山的長輩。

泰山雄踞於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

在五嶽的高度中,排行第三,卻被稱為“五嶽只首”、“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在中國的名山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據說,隨著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話流傳,它的名望就越來越高了,逐漸成了“偉大”、“崇高”的象徵。

歷代帝王把它視為“神”的化身。

據史書記載:歷代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禪,文人墨客也多以游泰山為快,並以詩詞歌賦、題字等來歌頌泰山。

因此,在這裏留下的文物古跡頗多。

從山腳的岱廟到山頂的碧霞寺,沿途有無數的碑刻和古建築,可說是一座文物寶庫。

山腳下的岱廟,規模宏大,是中國幾個主要的宮殿式建築群之一;碧霞寺是金屬構件與土木磚石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建築;名勝古跡不可勝數。

泰山這勝在於登,等泰山,起於山腳的岱宗坊,從這裏到南天門,共有7000余石級。

登上者自得其樂。

(二)西嶽華山——奇險第一

西嶽華山位於西安市東120公里處的華陰縣城南,海拔2200米,以奇險峻秀著稱,素稱“天下奇險第一山”,也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

其主峰落雁(南峰)、朝陽(東峰)、蓮花(南峰)頂天而立,玉女、五雲、雲台等峰互為映襯,峰層疊翠狀如花朵。

《水經注》說它:“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華山。

岩洞與樓臺多依山而建。

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淩空而架設的長空棧道,以及千尺 、白尺峽、 耳崖、上天梯、蒼龍嶺、老君犁溝等險道都異常險峻。

“華山自古一條路”,僅南北一線,計程約10公里。

對山路曾多次整修,並加強鐵索等安全措施,以便於遊人觀賞奇景。

(三)衡山四絕——“南嶽獨秀”

衡山又稱南嶽,位於湖南省衡山縣,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

七十二峰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 五峰最有名。最高峰為祝融峰,海拔1290米。

“南嶽四絕”是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閣之秀和水簾洞之奇。

衡山由於氣候條件優於其他四嶽,處處是茂林修竹,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之譽。

衡山的煙雲可與黃山媲美。

山上寺廟眾多,其中福嚴寺、南台寺、藏經閣、方廣寺等最為有名。

山腳下的南嶽廟規模宏大,占地面積大9.85萬平方米,有廟宇九進,是南方數一數二的大廟。

(四)中嶽嵩山——勝跡如雲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峰縣境,因地處中原,古稱“中嶽”。

其主峰峻極峰海拔1584米。 山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說。 山的古跡甚多,最雄偉和最著名的是位於嵩山南麓的中嶽廟,廟中保存了300多株古柏和10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

在嵩山附近,有嵩嶽寺塔、嵩陽書院、觀星台、少林寺、塔林等著名古跡。

這裏用有六處“中國之最”:。

中國最早的禪宗寺院——少林寺。中國現存最大的少林古塔群。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嵩嶽寺塔。

中國現存的保存完整的天文臺(告成觀星台)。中國現存的最古的漢代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

中國最古最大的漢封將軍柏。

(五)北嶽恒山——海拔最高

五嶽中以北嶽恒山最高,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四公里處,綿延150餘公里。主峰天峰領海拔2017米。

高聳入雲,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

恒山的形勢險要,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名將楊繼業曾置重兵於此,在懸岩峭壁築堡樓營壘,架吊橋棧請道,至今遺跡猶存。

從恒山腳下的磁峽口進峽,峽越窄,崖越高。在往裏就是半壁之間的名勝——懸空寺。

此寺建於北魏時期,上載威岩,下臨深谷,巧妙地鑲嵌在懸岩峭壁之上,就岩起屋,共有木構樓閣殿堂40餘間,為一組懸於半山的古代建築,堪稱奇景,蔚為壯觀。此外,恒山的大字灣石刻,在平整的石面上 著“恒宗”兩個大字,字高約7丈,寬約4丈,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石刻字,已曆500餘年,保存完好,堪稱奇跡。

掌管五嶽
五嶽神君即鎮守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的五位神明,民間稱為五嶽大帝,其神格居於三官大帝之下。



傳奇據載:

東嶽大帝:
姓玄丘,名目陸,全稱為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
主世人官職貴賤生死之氏,其服色為青袍加深,乘青龍。

南嶽大帝:
姓爛,洋光,全稱為南嶽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主星野分界兼水族龍魚之事,穿朱光之袍,乘赤龍。

中嶽大帝:
姓角,名普生,全稱中嶽黃元大光舍真君。
主天下土地山川谷峪兼牛羊食稻種管之事,穿黃素之袍,乘黃龍。

西嶽大帝:
姓浩,明元倉,全稱西嶽素元耀魄大明真君。
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穿白素之袍,乘白龍。

北嶽大帝:
姓伏,名通萌,全稱為北嶽鬱微洞淵無極真君。
主世界江淮河濟兼四足負荷之事,穿黑袍,乘黑龍。


與封神榜記載迥然不同。

五嶽神君經常下降人間,考察世人清濁善惡,以為賞罰的依據。

人們常說,要有「五嶽之志」,又說要「踏遍三山五嶽」,「五嶽」指的是什麼呢?

古人稱高大的山為「嶽」,「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包括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

五嶽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古代的帝王都要前往祭祀。

唐玄宗曾封五嶽為王,宋真宗封它們為帝,明太祖尊它們為神。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4-21 14:59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堡主 + 3 您發表的影音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8-24 11:08:21 |只看該作者
感謝阪大的照片分享與詳細介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2: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