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4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展期進入倒數計時的「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連日吸引不少民眾觀展;國民黨蘇澳黨部昨天便揪了五十八人北上,欣賞從努爾哈赤、皇太極以降「六皇一后」的珍貴文物。
曾赴北京開畫展的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李振明表示,一般人多在北京故宮與台北故宮見過清朝文物,清入關前的文物較難有機會接觸;瀋陽故宮來的這批「寶貝」,讓民眾了解大清在入關前即有很好的文化發展,並非只是以「武力」取勝。
他說,清朝的藝術、文化較明朝繁華富麗,除品味不同,也可遙想盛世風華,與大家印象中的「腐敗滿清」不同。
李振明指出,大清盛世展除了堂皇的宮廷器物外,幾幅畫作也頗可觀;尤其兩件郎世寧作品,可看出東西藝術的交融,對中國傳統文人畫產生「有機整合」的作用。
政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十五位同學也在老師解說下,上了一堂「活」的歷史課。碩一吳國男是第二次來看展,對八旗制度與兵器特別感興趣;而從同時刻有滿文、漢文的「玉寶」,也可看出清朝對民族融合的用心。
展場中陳列了六件皇帝龍袍,保存完整,用料及紋飾均顯示出「九五至尊」天子的高貴。碩一楊詠翔表示,這些龍袍讓他得以想像皇帝穿上之後的英姿威儀,既有史料價值也具藝術價值。
文出:大清盛世‧瀋陽故宮文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