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財 神 [複製連結]

主天使(六級)

鋼鐵孤狼

Rank: 9Rank: 9Rank: 9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29 18:53: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財  神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全民節日,其中除夕又是春節中最熱鬧的一天,除夕夜人們吃罷餃子,徹夜不眠,等待 接財神。有人還送“財神爺上門。到了初二還要祭財神,祭掃的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武財神趙公明、關公。

     文財神,民間所指甚多,如:比干、范蠡[陶朱公]、石祟、財帛星君和福祿壽三星中的祿存星等。文財神多見於民間雕塑和木版年畫,大多是錦衣玉帶、冠冕朝靴,臉色白淨,面帶笑容,適合新春喜慶,堂室張掛。文財神或是生前巨富,或是升仙後奉命管理人間財帛、人世爵位。文財神大多未進入道教神系,亦少有經籍傳世。

      祿存星, 即北斗七星中的第三顆星辰,它掌管人的食祿、俸祿、財祿、官祿、壽祿、名祿、利祿、陰間祿位, 是一個人富貴貧賤的主宰者,也是決定一生榮華的權星,紫微鬥數是以星辰排列系數, 判斷人的命運, 當祿存星遇上巨門.天空.地劫,窮厄困頓可知; 若逢天魁.寡宿.天同.天府, 財如山積, 钜富可期。由於人一誕生,星辰已經註定,無法扭轉乾坤,古代修道仙人已看到這種無奈的宿命,於是將祿存星君設為人形化的神明,讓人醮祭拜鬥,祈求吉星降臨,財祿富足。

      供奉比干的形象是文官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須,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蹬元寶。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區別天官神態慈祥,笑容滿面,而比干有一種面目嚴肅,臉龐清誰之態。《史記•殷本記》載:殷紂王的叔父比干,為人忠耿正直,比干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十分著急,時常直言勸諫。在一次勸諫時,紂王大怒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竅!”比干怒視紂王,將心摘下,扔於地上,走出王宮,來到民間,廣散財寶。他雖然沒了心,但因吃了薑子牙送給他的靈丹妙藥,沒有死去。人們就把比干作為財神供奉起來。

      范蠡[陶朱公] 是越王勾踐的大臣,足智多謀,幫助越王打敗了吳王,成就了霸業。在慶功會上獨少了他,原來他隱姓埋名,逃到了齊國,臨行前給另一位功臣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鳥飛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要被烹煮。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同歡樂,子若不去,將害於子。”文種不信,終成劍下之鬼。范蠡在齊國經營農業和商業,發了大財,他把金錢看得很淡薄,把錢財分散給窮朋友和疏遠的親戚。 范蠡能發家致富,又能散財,在人們心目中是難得的活財神。

     在他的舊居地[無錫], 後來也出現二位中國第一首富---沈萬三. 榮毅仁. 榮智健.

      宋代有五聖信仰,後來又有五顯、五通、五道、五盜、五子、五路等,他們的來歷有多種傳說,其中說五代時有一夥強盜結義為兄弟,靠搶劫發了財,後來良心發現,以未能盡孝道為憾,於是找了一位貧困已極的老太太奉為母親,事事甚孝,言必聽之,於是從此改惡從善,死後被人們供奉香火,屢顯靈異。

      明代五通神祀中, 有一老娘,就是這五聖的神祠。道教供奉的財神除此以外還有柴榮、財公、財母、和合仙官、利市仙官,又有文昌帝君,活財神沈萬三等,就信仰的廣泛性來講要屬武財神黑虎玄壇趙公明和五顯財神了。     

  【武財神】

       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即趙西元帥像。趙西元帥,即趙公明、趙玄壇。魏晉南北朝時期成書的《搜神記》和《真誥》等,都有趙公明的神跡,但只是司土下塚中事,或是瘟神。元明之間,趙公明的神跡才有完整的記載稱,趙西元帥姓趙名朗、玄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原是日精之一。古時天有九日,九日被後羿射下以後,變化為九鳥,墬落於青城山,變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天師丹成,分丹餌之,遂能變化無方。趙玄朗食丹以後,其形酷似天師。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故號玄壇元帥。《三教搜神大全》稱其能"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至如訟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公能使之獲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蕭昇」、「納珍天尊晉寶」、「招財使者鄧久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民間又盛傳這四位神仙加上趙公明就是五路財神。

      趙公明在方志中亦作趙光明,有謂唐朝嘉其忠勇,諡贈元帥封號,又謂其長於蓄財,積成巨富。道教典籍亦載趙公明自秦代隱於山中,精修道術,信眾尊為趙元帥,俗傳趙公明因畏寒,故又稱寒丹爺,於上元節夜遊巡境,民眾大燃鞭炮,係為其暖身。

  《搜神記》:趙公明屬瘟神,是天神下凡間取人性命的三位將軍之一,有時稱趙玄壇、趙元帥或趙將軍,掌管五方之氣的神祇。他的全銜很長:「高上神臂玉府大都督、五方巡察使、九州社令、都下提點、直殿大將軍、主領雷霆副元帥、北極侍御史、三界大都督、應元昭列侯、學士定命設帳使、二十八宿總管、上清正一支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

    而趙公明有稱「寒單爺」,是「流氓神」,生前早年是個無惡不做的地方惡霸,晚年痛改前非,並在元宵節時自願赤裸上身接受鄉民以爆竹轟炸,藉灼傷自己來贖罪並替鄉民承擔來年一切凶 厄,死後鄉民奉他為神祇。舊時稱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為三月十五日(亦有稱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於神誕之日到道觀中奉祀財神,祈求五榖豐登,財源亨通。 正月初五,一般都會準備金燭爆竹、牲禮,以迎接財神,有的商家會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而各地的民俗也不同,閩南漳州人把接神叫做「接尪」,主要用糖果糕餅為祭品,潮州人是點一盞燈,叫「照神」照亮神明下到人間的路,並且準備一缸水洗塵,稱為「等神水」。

    另一種說法,是指唐、劉、張、葛、李五人,這五人生前是江洋大盜,專門劫富濟貧,死後被世人建五哥廟供奉,之後被稱為五顯財神。

     除了趙四元帥以外,民間亦有以關帝和明代無錫禦城戰死的何五路為武財神。 另外劉海戲金蟾.布袋和尚也被視為財神。

資料來源:國家之窗

《 本帖最後由 鯇鰱鳙 於 2011-4-29 19:09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8-30 15:00:41 |只看該作者
佛教要求信徒去除貪慾,甚至鼓勵拋棄所有世俗財富過著簡樸的出家生活。可是佛教文化(特別是密教)中卻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財神,不免令人疑惑。如四大天王中的毘沙門天,就以「財寶天王」著稱。

這是因為,佛教雖然教導人們過簡樸和清淨的生活,但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力量的認同與支持,因此權貴者與富人的護持是非常重要的。釋迦牟尼剛成道的時候因為得到舍衛城給孤獨長者(Sudatta)供養的祇園精舍,才得以建立僧院,後來佛教能傳播到印度和世界各地,也受到各國國王或大施主的支持。

佛教的財富有很多種,從修行的過程來說,修行是條漫長的路,行者如果要專心致力於修行,必須事先準備好足夠的補給,以免補給不繼而中途放棄。補給可大可小,如閉關者短者幾天長者數年,需要補給;讀佛學院四五年、抄寫翻譯經典、建立修行道場等等都需要補給。補給除了自己經營所得外,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支持,因此,佛教認為修行的前期,必須先積蓄福德資糧。

從教義上來看,佛教教導人們離苦得樂,財富或許能解決人們一些物質上的苦,但只有智慧才能引導人們真正脫離各種痛苦。因此教義上,智慧被視為最高的財富。

另外還有幾種佛教財神源自於印度或西藏,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印度各種民間信仰中的財神如藥叉神(Kubela)、象鼻天(Ganesa)、財續母(vasudhara)等,以及西藏和各地的具有財神屬性的神祇,都被組織起來,並賦予佛教上的涵義,成為佛教的護法或本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0: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