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尹喜真人的韻事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5-9 00:32: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太上道祖「老子」,騎青牛過涵谷關,當時的守關令就是尹喜,尹喜要老子留下開示給人間,老子從懷中取出一書給「尹喜」,這本書就是「道德經」五千言,這韻事,早已千古流傳。

  尹喜真人姓宓,字公文,官至涵谷關的關令,一般人稱呼他是關尹喜,是河南陝州人,他的生辰是周成王丁已年四月八日出生。由於得到老子的五千言,便沉心修道,後來證位「洞明無上清真,文始玄中大法師」,在道家中有一個法派,稱為尹真人派。

  尹喜真人密研道德經五千言,他認為學仙學道,最好的方法是作「呆人」一個,一個修道人不可太精明,太用心機,最好是純純樸樸的,也就是絕了「酒色財氯」之途,同老子的說法一般,把心給息了,把精神給息了,把氣給息了,一切的善事方便為之。

  這個方法是入道的基礎,也就凡事不要多言,有事,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不去惹事生非,如此守氣,意念就不會橫生,久而久之的訓練,其精氣元神就會充滿。

  這個口訣是:

  過去事勿言。

  未來事勿言。

  現在事勿言。

  久而久之,氣壯神足,是修仙成道之基礎也。

  我的仙師,清真道長,曾告訴我尹喜真人的一段韻事:

  尹喜真人原是上仙轉世,天生就有道根,而老子西出涵谷關,尹喜真人要老子留下道德經五千言,正是要了老子一生的「要道精華」,這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人間的韻事。

  尹喜真人要出家修道。

  其夫人要留住他。

  夫人間:「你看我美嗎?」

  尹夫人是一位絕世的美女,眉如柳葉,秋水之眸,櫻桃之口,貌美如花,身材窈窕,姿色非凡品。

  尹喜真人曰:「是美。絕世無雙。」

  尹夫人間:「祇羨鴛鴦不羨仙,何要修道?」

  尹喜真人反問:「十年後如何?」

  「仍是美的。」

  「二十年後又如何?」

  「這……。二十年後,美麗不易保存,歲月不饒人。」

  「是啊!歲月不饒人,美麗不能保存,看看時光易逝,我現在不修道,又要等待何時修道。」

  遂出家隱居修道。

  我有一些弟子,皈依我,但祇是名份上的皈依,他根本是不明白修道的,不懂得平素要樸實,要少思寡欲,他們竟然告訴我:「等我五十歲的時候再修,讓我再多玩幾年。」

  這多玩幾年是如何玩?酒池肉林中過日子,風花雪月中過日子,舞場酒家混日子,時光等閒過啊!

  看看快五十歲了,臉上皺紋起,頭髮亦白了,身體毛病生了,但仍然雄心勃勃,問:「可以不可以延後到六十歲再修,我還沒有玩夠。」

  坦白說,怎麼能玩夠呢!這種歡樂永遠是不滿足的,美女抱滿懷,溫柔鄉是英
雄塚,看看──

  「我明年再修。」

  其實今年已氣血乾枯,無常早到。人生有多少明年?

  尹喜真人,能證位「洞明無上清真,文始玄中大法師」,這是尹真人的看得破,美色看得破,不以短暫曇花的歡樂為滿足,這是樂「無為」之鄉,樂「無有」之都,這樣才是仙都在望,長嘯一聲,便是永恆,永悟的長生不老大道啊!

  道家的基礎,要人守氣守神守精守意,這同佛家的「守六賊」的意義完全相通,所謂六賊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賊就是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為媒介。

  佛家的比喻是六賊來偷自家寶。學佛的人,同樣要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貪味,身離觸感,意不妄念。這六識能守,才可避六賊。這六識又叫六塵,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所謂塵,就是污染的意思,由這六塵污染了人們的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出來。

  道家的守,是「不見」、「不聽」、「不嗅」、「不貪味」、「不觸」、「不思」,這同佛家是完全一模一樣,並無不同啊!

  「玄鶴道長」修持至今,認為這雖然是最簡易明白的道理,但做起來也不容易,神仙的起步同佛家的「守六賊」是一樣的,這歷代的仙人,都要「看得破,放得下」。看不破放不下的人,根本沒有資格成仙成佛,連「六塵」皆觀不破,一切休想。

  今天,所謂儒家的品德,實在也不離這「六根」,「守六根」的,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言……」之道而已,這就是德教,德者為上品,上品行之就是德行。

  「玄鶴道長」說:一個修道人,能守精、守氣、守神、守意,就是大有品德之人,這大有品德之人,自然而然明白「長生不老」之理,不管學的是什麼法,是佛法、道法、儒法,全以這個道理當根基,是會放光的,千秋萬世不變的大道基礎。

  我曾讀過一首偈,錄之如下:

  悟了長生理,

  秋蓮處處開;

  金童登錦帳,

  玉女下香階。

  虎嘯天魂住,

  龍吟地魄來;

  有人明此道,

  立便返嬰孩。

  這首偈,有天機在其中。

文出:道林妙法音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4 06: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