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5-6-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79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民俗活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日起,推出流動的女神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分別從社會、文化與藝術面向,呈現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色,邀請民眾一起欣賞宗教之美。(寇世菁報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匯集全台知名廟宇媽祖文物,包括媽祖神轎、媽祖神像等,即日起,到11月13號,舉辦流動的女神,媽祖進香文化特展,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中華自然文化學會理事長漢寶德等,出席開幕式,希望帶領民眾從熱鬧的進香活動中,認識最受敬重的台灣民間信仰之一的媽祖文化。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台灣的媽祖進香活動規模不一,有的幾個人帶著神像乘車進香,有的規模龐大,隊伍包含各種陣頭和數十萬信徒,活動歷經近10天。大型的媽祖進香活動,常有各種陣頭護駕或歡迎媽祖,陣頭表演不但是一種農業社會休閒活動的產物,所使用的文物且饒富特色,猶如移動劇場。
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應邀致詞表示,媽姐的信仰習俗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姐聖名遠播,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觀光節活動剛結束,接著科學博物館又辦理靜態的媽祖進香文化特展,希望更多民眾一起認識媽祖。
策展人黃旭則說,這次展出共匯集全台灣十一間媽祖名廟的文物,分別從社會、文化與藝術面呈現臺灣媽祖進香文化的特色,希望帶領民眾從熱鬧的進香活動中,認識媽祖,進而探索台灣民間文化的內涵與精髓,尤其可以感受宗教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力有多大。
科博館展覽的主場景以大甲媽進香及白沙屯媽祖進香等兩支隊伍,在縱貫路相遇為主,展場內營造小型廟宇空間,展示來自國內十一間媽祖廟的珍貴文物,包括神像、神案.神衣、香爐及籤筒等。展場並模擬廟前廣場陣頭意象,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的報馬仔、繡旗、大神偶、36執事儀仗、涼傘及神轎等,歡迎民眾認識宗教之美,感受宗教對生活影響重大。(有個小女孩參加進香,為她為什麼,她說只要一直走一直走,不用煩惱吃喝甚至上廁所,就會有人替我們加油,顯見跟生活息息相關)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