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明道故事傳說的美學審視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5-13 03:06: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淨明道是創建於南宋時的一個道教派別,它的基本教義是‘忠孝’。根據‘先有一定的宗教信仰,然後發展出神話,再出現教義和各宗教理論’的說法進行推論,淨明道源於晉朝時關於許遜孝行的信仰。許遜信仰初期的資料很少,敍述也比較簡單;但發展到唐朝時,許遜信仰就逐漸神秘化、宗教化,內容也逐漸豐富,並且為了擴大其影響力增加了許多與許遜有關的仙真,形成了十二真君仙真的群體。南宋以後,淨明道的神系基本成形,新增加了很多尊神,許遜雖失去了第一位尊神的位置,但仍然作為主神之一而處於重要地位,一直是信徒崇拜的物件。在淨明道的神仙傳記中,對許遜的敍述一直佔有最大的篇幅,所以淨明道的故事傳說主要是關於許遜的傳說。

  道教與美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貘,道教十分重視利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形式傳播教義,增強感染力,其各個藝術門類都具有很高的美學欣賞價值。正因為此,道教對藝術的社會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具有豐富的社會美思想。另外,在道教系統中有一套獨具特色的符號體系,這一符號體系運用到道教藝術中,極具符號美學象徵意義。道教美學的上述特點在淨明道故事傳說中有著鮮明的體現,本文擬從社會美和符號美兩個方面對其加以分析。

  一、淨明道故事傳說中的社會美思想

  ‘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中包含的社會美思想集中體現在它對怎樣利用藝術傳播其教義的看法上,也體現在它對於宗教藝術的巨大社會作用的認識和主動追求上面。’宗教藝術為宗教神學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一系列經常而必要的條件。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宗教藝術,宗教神學就失去了很大的一塊領地,宗教神學的社會功能也難以有效地發揮。所以,任何宗教都極為重視宗教藝術的發展,都極為重視利用各種藝術形式為自己服務。在這一點上,道教很有代表性。道教早在《太平經》中,就對音樂的社會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它說:‘故舉樂,得其上意者,可以度世;得其中意者,可以樂精;下得其意者,可以樂身。俱得其意,上帝王可遊而無事。’並認為道教藝術美之作用的極致和理想是‘太平氣至,人民但當日相向而遊,具樂器以為常,因以和調相化,上有益國家,使天氣和調,常喜國家壽,天下亦被其德教而無咎。’認為‘樂’可以治天下,‘樂’可以安國家。

  淨明道雖然沒有關於這方面的明確論述,但是淨明道‘以忠孝立教,扶植綱常’的教義決定了它對社會的關懷,因此服務於其教義的故事傳說必然‘對於宗教藝術的巨大社會作用’進行‘主動追求’,所以淨明道故事傳說的社會美思想主要表現在它的具有社會性的故事內容上。在淨明道的故事中,仙真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最突出的品質是‘孝’:

  遜年七歲,無父。躬耕負薪以養母,盡孝敬之道。與寡嫂共田桑,推讓好者,自取荒者,不營榮利,母常譴之:‘如此,當乞食,無處居。’遜笑應母曰:

‘但願母老壽爾。’

  吳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驅蚊,懼其去己而噬親也。

  《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講到‘孝’時則加入了神秘傳奇的色彩,其中記載著許真君‘嘗從獵射一鹿,鹿中子墮,鹿母猶顧舐之,未竟而斃。因感悟,即折棄弓矢’的故事,傳奇地記錄了真君感悟孝道之始。當許真君在西安縣率徒斬大蛇時,‘引劍裂其腹,有小蛇自腹中出,長數丈,奔行六七裏,聞鼓噪聲,猶返顧其母。’真君憐其孝,所以當‘弟子請追戮之’時,真君道‘不可妄誅’。淨明道中關於孝的這些故事傳說都是對其教義的宣傳與神化。淨明道產生於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宋元時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淨明道以倫理為本位,在《淨明黃素書》卷五中就說:‘精忠是淨明,義以殺身,至孝是淨明’,‘凡學黃素要在忠孝’。淨明道認為無論修命修性都要以孝悌為本,《淨明上品經》卷一說:‘倬倬孝悌,忠義不虧,雖無大藥,亦可以悟法。’還說‘事親為骨髓,煉形為皮肉,救助為毛髮,功德為衣服。’所以在淨明道的故事傳說中,仙真都是孝的表率。

  仙真高尚的道德品質主要還表現在他愛民,一心為民上。在廣大民眾遇到饑餓、疾病、災難的時候,仙真總能解民出危難。在《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中講述了大量的此類故事:

  先是歲,饑民無以輸租,郡邑繩以法,率多流移。真君乃以神丹點瓦礫為金,令人潛瘞於縣圃。籍民之未輸者,使服役於圃。民钁地獲金,得以輸納。

  屬歲,大疫死者十七八。真君以所授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進而愈。至於沉屙無不痊者。他郡病而至者,日以千計,於是標竹於郭外十裏之江,置符水於其中,俾就竹下飲之。其不能自至者,汲歸飲之,亦安。

  見民有遠汲者滿道,乃以杖刺社前涸澤,出泉以濟之,雖旱不竭。

  陳宗裕在《敕建烏石觀碑記》(《全唐文》卷一六二)中也記載了相似的故事:唐代,貞觀中洪州久旱不雨,蝗蟲為害,開先(許遜弟子)夢見許祖指示出救,‘乃負劍往省,潔齋登壇,書符咒水,不三日轟雷掣電,驟雨傾盆,蝗蟲皆盡,苗乃渤興。’

  許遜傳說中最典型的是斬蛟的故事。許遜四處交遊,衹要遇到有蛟害人,他必定加以除之,並且誓與之鬥爭到底,衹要‘其妖再興,吾當複出。’流傳這種一心為民除害、法術高強的仙真的故事,固然與處在苦難中的百姓渴求宗教保護的心理有關,同時也是淨明道提倡不獨要‘自修得仙道’,還要‘入以救世’的觀點的體現。《淨明忠孝全書序》中說到:‘然而道家之說,既專門於養生,又旁出於祈禱,而世人徒以為邈然無意於斯世,非要論也。’道教視‘道’為萬物之根源,將萬物視為‘大道’之子,由於道‘貴生善養’所以這就決定了道教具有強烈的濟世特徵。‘道性本來清,救護一切人,普濟於眾生,太上佈大慈。’淨明道的理想之境就是‘舉天下之民躋於仁壽,措四海而歸於太平,使君上安而民自阜,萬物莫不自然。’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淨明道作為一種倫理型的宗教,是以社會為其旨歸的。所以它的故事傳說的內容也必將圍繞著這一主旨,從而展現出了豐富的社會美的思想內容。

  二、淨明道故事傳說中的符號美

  符號(SYMBOL)這個詞在西文裡與象徵通用,凱西爾的《象徵形式哲學》也就是符號哲學,‘人是符號的動物’也可譯為‘人是象徵的動物’,因此‘符號美’也可稱為‘象徵美’。《韋氏英語大字典》中,象徵指的是‘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種事物,出之於理性的關聯、聯想、約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別是以一種看得見的符號來表現看不見的事物,有如某種意念、一種品質或如一個國家或一個教會之整體,一種表徵。’道教中所運用的一些自然符號以及在道教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儀式等創作的人工符號都具有這種深刻的象徵意義。比如‘在儀式進行過程中,香爐……並非僅是一種簡單的供人點香的工具,而是另有象徵意趣的。……在道門中人的心目中,道是生化萬物的根本,它本來是無形無狀的,為了使信奉者有所指歸,即以香爐作為符號象徵。道教科儀師在行儀時常以香爐為中心,反復旋繞,從而形成屈伸進退的線條變化。……又是以直觀形式來宣揚其基本的信仰理念’。所以,衹有瞭解了道教特殊符號的意義,才能真正認識、進入道教的文化殿堂。正如凱西爾所說,‘像所有其他的符號形式一樣,藝術並不是對一個現成的即予的實在的單純複寫。它是導向對事物和人類生活得出客觀見解的途徑之一。它不是對實在的摹仿,而是對實在的發現。’(此處的實在是指感覺中的實在)如果我們能夠瞭解符號的意義,就能夠以這種眼光看待世界,‘仿佛就像我們從前從未從這種特殊的方面來觀察世界似的。’

  同樣,要想瞭解淨明道的故事傳說,就要懂得其中符號的意義。前面也曾提到,淨明道故事傳說最主要的故事情節是斬蛟蛇,而蛟蛇總也趕不盡殺不絕,之所以會出現這麽有趣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江西地區江河湖泊多,蛇傷人比較多,是人們痛恨的一大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蛟蛇則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道教認為,人間的‘陰陽和暢,風雨順調,民物阜康,鬼神不撓,皆是太和之氣感召,亦大人過化存神之效也。’而自然災害則是由於惡或不善之氣集結在一起的原故:‘雷霆者,陰陽二氣耳,卻有善惡二神主之。陽氣為雷,陰氣為霆。……凡令陰霆擊物者,非必一一出於上帝,諄諄然命之也,蓋世間惡類不善之氣自然感召,如人之不忠不孝,物之蠹害,元氣者肅殺之。’所以蛟蛇的出現也是由於‘世運周流,當斯厄會’。《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中寫到:

  時海昏之上遼,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成雲,亙四十裏,人觸在其氣中者即被吸吞,江湖舟船亦遭覆溺,大為民害。

  蛟精慕玉之女美,化為一少年謁之,玉愛其才,以女妻之。居數歲,生二子,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至秋則重載寶貨而歸。蓋覆舟所獲也。

  黃龍山有蛟魅輒作,洪水欲漂丹室。

  蛟蛇殘害生靈,掠奪財產,強搶民女,破壞丹室,威脅到道教信仰,實際上是象徵著與老百姓敵對的社會惡勢力。在淨明道創立的時期,宋王朝國內賦役繁多而不均,吏治腐敗;外則軍力衰弱,造成金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非常尖銳,社會動盪不安。這一方面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另一方面也對道教產生了強烈衝擊。廣大民眾生活於離亂與亡國之中,遭受到極大的精神痛苦,所以在淨明道傳說中他們把所有最痛恨而自己無力反抗的勢力以‘蛟蛇’這一符號表現出來。

  與蛟蛇相對,在故事傳說中以許真君為主的仙真及仙真手中的劍,則是象徵著正義、善良的力量。蘇珊·朗格說:‘藝術是情感形式的表現’,在傳說中人們則把對惡勢力的仇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救世人物的渴望與信賴等感情都以仙真誓與蛟蛇鬥爭到底的故事情節展現了出來:

  黃龍山有蛟魅輒作,洪水欲漂丹室,真君遣神兵擒之,釘於石壁。

  聞新吳有蛟為孽,因往捕之,蛟懼入溪穴,乃以巨石書符以禁之。

  海昏之上遼有巨蛇,據山為穴,……真君乃集弟子將往誅之,初入其界,遠近居民競來告懇,真君曰:……吾之此來,當為汝曹除之,誓不與此蛇俱生也。

  真君歸郡,周覽城邑,有一少年,美風度,衣冠甚偉,……真君謂弟子曰,適者非人,老蛟之精來見試也,……真君遣符吏,尋其蹤,乃知其直至長沙。……真君乃為醫士,謁玉至其堂叱曰:江湖蛟精害物非一,吾尋蹤至此,豈容逃遁,速出速出!蛟精計窮,乃見本形,為吏兵所誅。

  過西安縣,……廟神迎告之曰:此有蛟孽害民,知仙君來故往鄂渚,後將複還。真君躡其跡,追至橋側,吏兵驅出誅之。

  真君曰,此地蛟螭所居,不有鎮之,後且為患,乃役鬼神於城南井鑄鐵為柱,下施八索鉤鎖地脈,祝之曰,鐵柱若亞,其妖再興,吾當複出。

  ……

  真君不論何時、何地,衹要遇到有蛟蛇害人,必尋跡殺之,為民除害,蛟蛇很懼怕他,見他就逃。這表達了老百姓多麽善良的願望!他們堅信正能壓邪,渴望總有力量能制服黑暗勢力,使他們害怕,不敢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真君斬蛇最主要的法器是一把短劍,他總是以劍制蛇於死地。這把劍‘指天天裂,指地地拆,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湖則逆流,萬邪莫敢當。’它是正氣、智慧、勇敢融在一起的一種劍氣,‘道劍也,智鍔慧鋒實出一氣’,是正義的集中象徵,具有豐富的內涵。瞭解了蛇、劍等符號的意義,才能真正理解淨明道故事傳說所表達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才能走進道教世界,領會道教藝術的神奇魅力。

注釋:
黃小石《淨明道研究》第37頁,巴蜀書社1999年版。
潘顯一《論宗教與美學的兩個銜接點》,《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4期。
《太平經》第116卷第54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
同上,第507—509頁。
《藝文類聚》第21卷《許遜別傳》。
《晉書·吳猛傳》第95卷。
《道藏要籍選刊》第3冊,第666頁。
《淨明忠孝全書卷之五·玉真先生語錄別集》,《道藏》第24卷第646頁。
詹石窗《道教符號芻議》,《廈門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凱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第182頁。
同上,第185頁。
《淨明忠孝全書卷之五.玉真先生語錄別集》,《道藏》第24卷第647頁。
《淨明忠孝全書卷之四.玉真先生語錄外集》,《道藏》第24卷第641頁。
《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道藏》第24卷。
《玉真先生語錄外集》,《道藏》第24卷第644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4 09: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