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133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清代時湖北有一位讀書人李生,擅長寫文章,又精通武藝,在當地頗有名氣。當地張知府得知後很欣賞他的才學,特拔舉他文試第一。他又應武試,也考得第一。
當時人們都認為李生入京應試應該不成問題。李生來到京城參加考試,領到考捲入場對號,那天正逢下大雨,他穿著釘鞋,把卷子放在案子上。低下頭去整理釘鞋,卷子落到地下,他整理好釘鞋不見了卷子,急忙中卷子被釘鞋踩成碎紙。他哭著告訴考官,但因為考場沒有換卷子的先例,考官不允,他只得退出了考場。參加武藝考試又因馬蹶落地傷了腰,不能入院考試。以前在府中的文武兩個第一,都沒有了用處。
李生回鄉後生活非常貧困,親朋好友為他在鄰近的村莊找了個差事,他背上行李去就職。誰知夜裡山洪下來,那個村莊被山洪沖毀,村中的人都奔往四處去逃難。他的行李書籍也被沖沒,隻身逃脫性命,回到貧窮的家中。
這時的張知府已調任廣東,張知府先曾賞識李生。李生便跋山涉水來到廣州,求張知府收留,不巧張家有喪事,已回故鄉數日。李生又急忙登程,在途中追上張知府。張知府憐憫他,對他說:「你怎麼貧困到這種程度,我有孝在身,沒什麼贈送給你,我的大兒子在杭州作官,幕府缺少人手,我寫封信你帶上去找他,以你的才學,是可以暫時在杭州安身的。」李生趕到杭州,正趕上張知府之子得了重病,家人把李生暫時安排在外室,沒幾天,張知府之子病故了。李生舉目無親,只得離開了杭州。
在回鄉途中,李生想到自己一生屢經波折,每次都有奇遇,每次又都成了畫餅,心中感到十分不平。這時有一位長鬍子長眉毛的道人向他走來,李生忍不住向道人哭訴自己的生平,為什麼屢次遭難,碰不上好運氣?道人說:「上天仁愛之心怎麼會有私心偏袒,世上的一切事都是有因緣關係的,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福分是積德行善修來的。你只有改變自己,從現在起修道德,行善事,讀好書,做好人,念在利人濟物,還是可以消災退殃,得到善報。怎麼能有抱怨、不平之心呢?」李生說:「我現在哪有錢做善事?」道人回答:「關鍵在於心,要求我們心中時時存著善念,存著幫助別人的心。」李生因此而醒悟,從此後謹遵道人之言,讀經書,修身向善,給鄉里人辦學講學,教化人們向善。他不久考上了進士,後來就終生的行善。
資料:搜尋自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