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5-5-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81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國時報【楊宗灝/桃園報導】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平鎮市湧光禪寺,近十年來飽受水患之苦,主體「土角厝」內部檜木梁柱腐蝕嚴重,地方文史工作團隊鑒於寺方有意拆除,十七日現地會勘,希望循文化資產保存機制,維持湧光寺代表建築。
「桃澗堡」工作室執行長巫秀淇考據指出,湧光禪寺是開山住持常定法師募資興建,外觀以傳統客家家廟模式設計,除維持兩側「燕尾型」斗拱外,主體結構全採檜木施做,與新竹「香沁堂」及平鎮義民廟同屬民初建築作品。
由於湧光寺位居平鎮山仔頂低窪地區,約莫十年前因排水管路規畫問題,每逢大雨就出現淹水問題。寺方執事人員指出,目前寺內檜木幾乎因水患遭白蟻蛀蝕一空,早年土角厝磚牆也因泥磚崩落,隨時有坍塌可能。去年將供奉觀音像移至新建講堂奉祀後,便規畫拆除工作。
包括桃澗堡工作室在內地方文史團隊昨赴湧光寺會勘,希望寺方基於文化資產保存立場,考量暫緩拆除。巫秀淇說,湧光寺除具文化時代背景,傳統特色建築更是少見客家家廟式廟宇;後續除了將與寺方持續溝通,保存三合院式主建物外,也希望縣府文化局能主動協助。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劉美君說,縣內共有五十八處縣級文化資產,若寺方決定保留湧光寺主體建築,文化局將報請審議委員會現地會勘,循管道協助後續修繕保存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