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4-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8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47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英國科學家發明瞭一個新儀器,能蒐集更完整的資訊給氣象學家,以作出更加準確的天氣預報。
近年來許多自然災害,如颱風、颶風等等,在世界各地造成巨大損害。因此,如何更準確預測天氣,以便做好預防措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因為對地球大氣的認識不足,所以氣象預報的準確度一直很難提高。不過,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在歐洲航太局的資助下,花了十年研究,開發出一個名為「表面擇頻元件」FSS(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的儀器,能夠過濾並且蒐集更完善的大氣資料,提供給氣象學家,幫助他們做出更精準的氣象預報。
研究負責人之一羅伯特.卡希爾博士(Robert Cahill)向美國之音解釋FSS的作用:「這個設備有個單一天線,而這個天線能同時收集所有的頻率。原本需要六種不同儀器來接收各種頻率的資訊,現在只需要一個,因為表面擇頻元件本身就可以將頻率分離出來。」
FSS共同發明人雷蒙特和卡希爾
而且這個新儀器的功能更加強大。卡希爾博士說:「這個新款的過濾器,並不使用絕緣體作為材料,所以過濾器當中唯一會損失信號的只有金屬部份。所以這表示過濾器的效率要高出許多,讓儀器有能力偵測到很微弱的信號。這種儀器能夠同時偵測垂直的以及橫向的信號,而這樣的測量能夠提供如冰粒子的尺寸這類詳細的資料,所以資料的品質要好很多。」
卡希爾博士說,這個設備本身並無法直接偵測氣候,但蒐集來的資訊可供氣象學家使用。卡希爾說:「它會蒐集大氣以及氣候的組成資訊,所以當中有些資訊可以用來做氣象預測。例如,臭氧的消耗造成了地球溫度升高,而這個儀器就可以偵測到臭氧的消耗。所以並非是直接預測,但是預測氣象所需的、非常詳細的資訊,能夠從這種儀器中獲得。」
*尖端科技體積小巧功能強大*
這個由北愛爾蘭半導體研究中心製造的訊號過濾器體積很小,得用顯微鏡才看得清,但功能強大。
卡希爾博士向美國之音描述了它的外觀與功能:「這個設備發生效用的部份,也就是過濾器的部份,直徑是30毫米,厚度是1%毫米,當中包含15000個插槽。當這個設備與我們需要的頻率產生共振的時候,所有的能量從過濾器當中穿過,過濾器看起來是透明的。其他與共振頻率不合的能量,過濾器就像是面鏡子,所有的能量都會被反射回去。所以它才叫做表面擇頻元件。」
歐洲航太局預計在2018到2020年之間才發射衛星,這表示卡希爾博士的這項發明還要再等將近十年才能正式派上用場。不過會先在其他航空器上做飛行測試。
卡希爾博士說:「我們發展出來的這項科技,目前是大幅超前。還要再等9年,才能飛入太空。不過今年11月,將在一個高空飛行的飛機上測試,屆時包含三個過濾器的設備,將進行飛行測試。」
卡希爾博士說,他無法替氣象學家回答,是否這些蒐集來的大氣資料就能夠完全準確預測颱風、颶風等大型氣候災害,不過他強調,這個儀器提供的詳細大氣資訊,將能提高預測的準確度。
文出:文化生活藝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