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5-5-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81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如果台灣是「三月瘋媽祖」,那麼遂寧則應該是「二月瘋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生日),遂寧都舉辦觀音大廟會。此外,六月十九的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的觀音坐蓮台日,遂寧也都有與之相合的慶祝活動或儀式。
四川省遂寧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是巴蜀文化的交匯地。「遂寧」得名於東晉,取「息亂安寧」的意思。除了是唐代大詩人陳子昂的故鄉,四川沱牌美酒的生產地之外,更重要的,遂寧是觀音的故里。
浙江普陀山以觀音道場為人所知,遂寧官員表示,大陸有民謠說:「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只有三妹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據指出,這首口口相傳的民謠,表達著人們對遂寧靈泉寺、廣德寺和南海普陀寺作為中國最早觀音道場的認可。
四川遂寧的觀音文化具有歷史性、傳承性、普遍性、廣泛性、原創性的特點,是民間長期積澱的歷史文化現象,也是皇權認可的朝覲觀音產物。西元一○一一年,北宋真宗敕封四川遂寧廣德寺的「觀音珠寶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枚朝廷專為寺廟刻製的玉印,這是中國封建朝廷官方最早對觀音道場的確認。
廣德寺建於唐初(西元六一八年前後)。佛教傳入中國走了兩條線路,一條是東線由海路進入,一條是西線由絲綢之路進入。廣德寺就是佛教西線傳入中國的第一大寺廟,有「西來第一禪林」之稱。
靈泉寺的歷史比廣德寺更為久遠,自隋朝建寺以來就是遠近聞名的民間觀音道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現任會長一誠大和尚均多次為觀音道場廣德寺和靈泉寺題辭,充分證明了中國佛教界對四川遂寧是中國觀音故里的權威認可。
「觀音故里」是遂寧最重要的「城市名片」,今天的遂寧,正憑藉深厚的觀音文化底蘊和這座城市久遠的寧靜、慈愛與和諧氛圍,全力打造「遂寧,讓心靈度假」的旅遊文化品牌,重點建設多個相關宗教文化旅遊度假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