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00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02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因為咖啡所散發出的萬種風味及獨特口感,總會讓人對咖啡的魅力無法控製。而一旦咖啡成了生活一部份和每天的重心時,習慣喝咖啡的癮就很難再戒。沒有它,就真不知一天如何開始,頭痛、精神不濟、焦慮……等不自在症狀就會接踵而來。
許多人都說喝咖啡會令人上癮,其實會上癮主要是受了咖啡因的影響。但咖啡因究竟對人體有多大的傷害,使得這杯香醇的咖啡背負了多少罪過?醫學家曾在研究中指出,如果一個人的腸胃道是健康的,那麼適量的攝取咖啡,將有助於消化與維持酸 平衡!於是在論功、賞罰之前,是不是該先去了解這杯神秘的(黑色魔液)並了解咖啡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讓讀者可以真正愛上咖啡而不是酗咖啡,或將它冠上[有害健康]的惡名。
咖啡的起源非常古老,人類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飲用,其實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在特絡伊戰爭時代就在了咖啡;也有人說在荷馬史詩中所出現的[忘優藥]指的就是咖啡。不過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在衣索比亞高地的一位牧羊人,他的羊常會顯得無比興奮,入夜從還是無法入睡。經過連日觀察,發現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果實後,才變得異常興奮。於是自己也摘了一些紅色果實食用,結果發現竟可以第時間保持清醒,即使徹夜看羊也不會覺得累。從此,這種果實就被拿來做為提神醒腦的藥。
[Coffee]一詞根據文獻記載,是來自拉丁文中的生物屬類名coffee,為一種茜草科的生物屬類。最早栽培及食用咖啡的阿拉伯人,將紅色的果實也就是咖啡,拿去熬煮湯汁,發現其湯所散發出來的香氣會令人感到精神為之一振,且認為其汁液有助消化之功效,於是拿來當胃藥 喝,竟也治好很多人。此後便將磨碎的咖啡豆興動物的脂肪混合成食品,作為長途旅行的體力補充劑。
由於回教可蘭經中有嚴禁喝酒的戒律,因此阿拉伯人便開始從事研磨及烘焙咖啡豆,這也使得咖啡的用量激增。十五世紀後,藉由到聖地麥加朝的回教徒,陸續將咖啡帶回居住地,促使宗教成為咖啡在埃及、敘利亞、伊朗、土耳等國打開市場的重要因素。
咖啡之所以會傳入歐陸,首先得感謝戰爭的交流,從衣索比亞到阿拉伯的葉門,再流傳到伊士坦丁堡和大馬士革。西元1554年伊士坦丁堡和大馬士革第一家咖啡廳開幕,顧客常流連在咖啡屋內品嚐咖啡、聊天、玩西洋棋和撲克牌,爾後咖啡便逐漸在中東及歐洲流行起來。十六世紀,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義,經由威尼斯傳入意大利,此時首座的歐洲咖啡館在意大利開幕。
1660年,倫敦咖啡廳就高達3000多家,由於咖啡館內會提供各種報章雜誌及包打聽的小道消息,依然就像一間[城市縮影]。所以您隻要進來點杯咖啡,就能收到來自各地的資訊。不過當時倫敦有項不成文規定,就是[女士不得進入咖啡館]隻有男性才有資格進入參加men to men的Men’s talk’這也間接造成男人有理由在咖啡館裏流連忘返的高談闊論。這項禁令當然會引起女性的抗議,於是男人與女人間的咖啡戰爭也由此開始。
隨著[咖啡導致性能力驟減]的議題持續發酵,咖啡館空間也隻好做出部分讓步的開放。從此咖啡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而有興趣栽種咖啡的人,也愈來愈多,以致咖啡的栽植區域也擴及到世界各地。十八世紀咖啡傳到日本長崎,十九世紀初,首部商業用的Esppresso機器在意大利出現,咖啡成了每日必飲的飲品。直到十九世紀末,每年全世界有超過四百億杯的咖啡賣出,僅次於油的銷售量。
文出:品飲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