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14
- 最後登錄
- 2017-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9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42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每年3、6、9、12月的季底一向是投信法人廝殺績效的關鍵時刻,常會出現股價噴出的作帳行情,但往往作帳行情結束就是結帳行情到來,搶搭法人作帳列車,就算起站搶搭不上,也不要終點站前才搶上車,否則列車失速撞毀的風險將大增。
投信投顧公會約在每月第10個營業日就會公布各投信基金上個月前5大持股明細,常可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一是同一投信公司旗下基金持股雷同度頗高,二是績效前幾名的投信基金買的股票也差不多,再來就是投信持股多是中小型題材股,較少大型權值股,假如這檔基金只買權值股,績效表現多好不到哪裡去。
舉例來說,今年以來漲勢驚人的機械零組件廠的上銀(2049),就有高達3、40檔投信基金列入5大持股名單,觸控股的TPK(3673)也有2、30檔基金青睞,當這些股票在外流通籌碼大半都被法人吸納,股價自然是易漲難跌。
過去常有人批評投信基金多是靠認養、養小鬼手法來炒股或是炒績效,這樣批評或許太過偏頗,基金追求操作績效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然怎能說服投資人掏錢認購。
觀察數個月的基金持股變化,可略窺探出投信法人動向及持股平均成本,假如基金持股成本與目前股價相當、甚至略低,那這檔基金要衝績效勢必得拉一波解套,投資人或可搭個便車,但假如目前股價已在相對高檔,那基金反手砍出股票、結帳的風險大增,這股票最好少碰為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