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美國人和咖啡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6-17 01:20: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現在美國飲用的咖啡大部分源於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和危地馬拉。總的來說,對於咖啡,美國不是一個追求優質品味的國家,但優質咖啡仍擁有廣大市場,而且該市場正在不斷擴展。這與20世紀60年代的情況大不相同,那時市場掌握在少數幾家公司手中,所以咖啡市場到處充斥著劣質品。
  專業咖啡供應商麵臨的問題之一是,蒸餾咖啡並不是品嚐美味咖啡的理想方法。相比之下,通過長時間泡製出的咖啡味道更好。用蒸餾咖啡器衝調中度或深度烘烤的咖啡是很合適的、但卻不需要使用十分上乘的咖啡原料。因經深度烘烤後,咖啡的味道會損失不少,這同用蒸餾咖啡器烘烤埃塞俄比亞哈拉咖啡的效果是一樣的。
  然而,蒸餾咖啡是美國最常見的咖啡,蒸餾咖啡車(流動的蒸餾咖啡屋)的數量也在迅速增長,因為此項生意投資並不大,而且也不必進行太多的操作訓練。特別是在加利福尼亞州中,可能是出於風氣的原因,蒸餾咖啡車數量增長很快。這種咖啡屋通常設在街角或購物中心內,為顧客提供快捷的服務。咖啡可以放在帶塑料蓋的白紙杯中,邊走邊喝。
  因為美國人喜歡百分之百純正阿拉伯咖啡豆的口味,所以美國蒸餾用咖啡豆需要深度烘烤。而在意大利和法國,阿拉伯咖啡與羅百氏特咖啡的比例一般是80:20。如果阿拉伯咖啡豆烘烤的時間過短、將會產生更多的酸味,因此需要深度烘烤來中和這種酸味。
  美國人咖啡喝得雖多,但並不太講究,而且都是為喝咖啡而喝咖啡,完全缺乏像在臺灣咖啡室裏喝咖啡的那種氣氛和情調。
  美國人抽煙、喝酒都有自己固定的牌子,但從未見過喝咖啡要喝固定牌子的人。事實上,餐館和咖啡室都是任意選用他們自己要用的牌子,顧客也根據沒有選擇牌子的權利和機會。
  美國的任何大小餐館、快餐店、外賣店都賣咖啡。普通餐館是由侍者先替顧客把一杯咖啡端上,喝完之後,再拿著壺把咖啡往顧客的空杯裏加。快餐店則是用水桶般的容器裝滿咖啡,豎立在臺子上,容器下端有個像自來水龍頭一樣的開關,顧客自己拿著杯子去接,而且大多是喝完後可以無限製的加。這和臺灣的咖啡室都是替客人現煮、付一杯咖啡錢就隻能喝一小杯比起來,就好像是“大鍋菜”。雖是“小鍋菜”,但衝的似乎總不及煮的香,喝起來當然也不如喝煮的過癮。
  所謂煮的咖啡,其實應該說是“蒸”,因為那是用點滴方式蒸餾而成的。在辦公室喝的,也就是這種咖啡。
  辦公室的咖啡算是公司給員工的福利之一。但福利稍差的,或是員工人數太多的公司,可能就不供應咖啡了。在這種情形下,員工還有兩個喝咖啡的來源:一是快餐車;另一是咖啡販賣機。
  快餐車的咖啡大致和快餐店裏的差不多,也還算不錯,但因快餐車隻在固定的時間來,它未來時,就隻好求助於販賣機了。
  咖啡販賣機和其他食物販賣機差不多,是投入硬幣後再按鈕,然後掉下一小紙杯子,接著就注滿咖啡。在按鈕之前可先做好選擇,如要黑白咖啡的、加糖的、加奶精的,或兩樣都加的,而且還可以選擇濃淡。但不論怎樣選,這種從機器裏出來的東西,喝起來終究不對勁。
  咖啡時間是美國公司的傳統,讓員工在工作中有略為喘息的機會。就像墨西哥公司的午睡一樣,所不同的是午睡不會在桌上留下一圈杯子的印痕。
  如果追溯咖啡時間的由來,據說得提及南北戰爭正打得劇烈時,有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19歲男孩,提著一桶熱咖啡,為前線的士兵打氣,替他們加滿錫壺,再給些剛烤出來的新鮮小餅,每個人都為之精神一振。如今這一幕被重塑於馬裏蘭西邊的古戰場上,那個送咖啡的男孩名叫威廉·麥金萊,後來成為美國第25任總統。
  現在演變成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公司都有那麼一個小房間。放著熱咖啡小點心讓人享用。有的職員覺得全辦公室就數這個房間最可愛,可以一手拿著咖啡壺,一手撫著取暖。熱熱的咖啡下肚,再冷冷地批語不在場的同事的所作所為,變成一天中最有興致的時刻。
  也有人最善於用咖啡時間來觀察公司的動靜,例如咖啡消耗得越多,表示情況越緊張;提供的咖啡品質下降,就是要縮減預算的前兆。
  不管雨天、晴天、陰天、下雪天,咖啡時間不能少。有人形容它猶如7年之癢,隻是每兩小時來一次。如果情況特殊,還會來得更勤:工作一直出錯,表示需要咖啡的提神;或辦公室裏在流傳著誰的閑話,就像糖和奶精一樣,特別能增加咖啡的風味,大家都不想錯過,就有事沒事往這兒探頭;抑或是有話要與上司溝通,就假裝在此碰個正著,用這種非正式的提出似乎更自然;想證實誰和誰的羅曼史,這兒都可以捕捉到眉來眼去的影子。咖啡時間如此有趣,把工作想成等待下一個咖啡時間,就覺得尚能忍受。萬一遇上放長假的周末,暗自計算少了一次咖啡時間。據說某公司還曾把衝泡咖啡的機器“咖啡先生”選為月傑出員工來表揚,讚賞它給予大夥的精神鼓勵。
  在經濟還沒有這麼不景氣之前,許多人上班可以看看報、喝喝茶、聊聊天,可以到咖啡間晃晃而不真的喝下那杯褐色水,為的是怕太清醒,因此做太多事。大夥可以花3小時在交易廳裏喝一杯“速溶咖啡”,同事間互傳著笑話是“快把咖啡時間結束,不然,我們趕不上午餐時間,會遲到”。人們也發現了一個基本原理,就是工作進度越慢的人,咖啡時間總是趕早。
  如今這種好日子已經遠去,比較刻薄的老板甚至在牆上貼一張告示:“咖啡時間太長的人,不必回到座位上去,可以直接走向失業救濟處。”那張紙嚇走了在那房間逗留的人。其實同在那兒喝咖啡的,誰是老板一眼就能看出來。就是那一直看表的人,心中算計著這些人聊天講廢話,用的都是公司的時間,每一分鍾就相當於浪費了他多少錢。
  但老板也不願輕易就廢除這傳統的鬆弛時間。如今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裏,靠的是咖啡叫醒員工。  

來源:咖啡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20:1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