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法印簡介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6-23 00:11: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法器。又稱“神印”、“印篆”。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系模仿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而成。通常以金屬、玉和木鐫成。還在道教教團形成前,方土和巫師已經模仿官府、軍隊、朝廷使者用印的方式創為印章,施用於治病,解除等活動中,如《黃神越章之印》即是著名的一枚,後為道教繼承。道教教團形成時亦曾創制印章,傳說張陵創五斗米道時即鐫陽平治都功印,張氏子孫世代相傳沿用至今。正一、靈寶、上清、淨明等各道派都有自己的印。認為行法用印猶人間刑政施行必用官印,“法者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導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祗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靈寶玉鑒》卷一)。故神印不僅代表仙界職司的威權,也是各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依印文內容而言,印約可分四類。第一類以尊神名號或想像中的仙界職司為印文,如道君玉印、元始符命之印、九老仙都印、城隍印等。第二類以符咒為印。如黃神越章印文即是長達一百餘字咒語;靈寶、神霄派的通章印,其文即由靈寶升天大卷稍作變化構成。第三類以經書文句為印,如以《度人經》文句構成的混同赤文印、嚴攝北酆明檢鬼營印等。第四類以道士職司之名為印,如陽平治都功印。此外,尚有施于章奏各部位的小印,如“章尾”、“章首”等。印的施用十分廣泛。上章、書符、制籙篆皆須依式用印。亦可單用印布氣治病。民間則常向道院請取印文以辟鬼驅邪。


天師印
龍虎山張天師所掌法印。據傳張陵曾遺下“陽平治都功印”一枚,天師世家奉為秘寶,其後宋宣和年間,曾賜龍虎山天師《神霄玉文之章》銅印;明嘉靖五年,賜銀刻“陽平治都功印”,加上張氏子孫續有添造,故其印有多顆,僅現存於江西省博物館而言,即有天師官私法印十一枚。統稱天師印,而以“祖遺陽平治都功 印”、“大陽平治都功印”最為著名。天師印與天師劍一起成為歷代天師、正一真人所掌主要法器,也是其權威的主要信物,在道教中頗受崇拜。清紀昀《閱微草堂 筆紀》卷一載龍虎山張真人語雲:“大抵鬼神皆受役于印,而符篆則掌于法官。真人如官長,法官如吏胥,真人非法官不能為符籙,法官非真人之印,其符籙亦不靈。”故天師府所繪符籙皆須鈴上天師印。


陽平治都功印
正一派天師用印之一。傳為張陵所遺。五斗米道曾立二十四治,陽平治為天師駐地,都功由天師自領。故其印為天師身分權力的象徵。現存有多顆。一稱祖遺陽平 治都功印,玉質厚七分,橫長各一寸半,方紐。一稱大陽平治都功印,厚七分,橫長各二寸半,玉質,金螭紐。另又有明嘉靖五年朝廷賜陽平治都功印一顆,銀刻, 雙紋,厚七分,橫長各寸五分,靈芝如意紐。此印張天師世家視為秘寶,代代傳承。凡上章,書符,都是必用的,也是主要的印章。


治都總攝印
道教印篆。上清派使用的法印之一。《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夫治都總攝之印者,為之兵印。有此印者能管天下三界鬼神仙官,分野城隍社廟吏兵。若行法職官不得此印者,難用鬼兵。印行兵將行,印住兵將住。”


九老仙都印
又稱九老仙 都 君印。道教印篆。九老仙 都 君為道教重要尊神,《真靈位業圖》列于第四左位中。以他名號所制的印為各道派所重視,靈寶、正一、上清、淨明皆用 之。道土認為:“用九老仙都印者,乙太清同生八老尊,是太上為師。故弟子上聞于師以九老仙都印。”(《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其印又常單獨使用。據云: “佩之登山,虎狼精怪自伏,江河風雨順濟,可管洞府仙官吏兵”;常人佩之則能延壽、伏諸邪鬼;小兒驚啼、大人有疾,皆可燒灰服之;另于安胎、祈嗣、解詛咒亦皆可用.(《三皇內文遜秘》宋元佑年間宋暫宗曾以“九老仙 都 君印”玉印賜茅山道士劉混康,其印長6.8釐米,厚2釐米,印把高3.8釐米,上有瑞獸鈕。 為茅山元符萬甯宮鎮宮之寶,在民間影響很大,以至將其宮稱為“印宮”,凡上茅山的香客,皆求在腰帶上鈴一方印文。現存茅山道院。


北極天蓬印
宋代正一派所傳法印。《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曰:“北極天蓬印,天丁神印,各長三寸,闊二寸一分。右二印,一日北極天蓬印,制伏陰魔,救治疾病。一曰天丁神印,滅鬼祟,治疾病,佩之大吉。”


北極殺鬼印
宋代正一派所傳法印。《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載:“北極殺鬼印,酆都召鬼神印,各長三寸,闊二寸一分。右二印,一曰北極殺鬼印,治一切疾病。一日北極酆都召鬼神印,若世人被惡鬼山魑古怪所加,使人狂言,或入水火者,以印印病者心上,病人悉能言為患之鬼。其病立差。”


三天太上之印
靈寶派印章。長二寸七分,闊三寸四分。據稱此為“中盟之合契,靈寶之總章”。故廣泛用於章奏文檢,亦佩以治病驅邪(《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


流金火鈴神印
道教印篆。流金火鈴原為靈寶派經常提及的神器,此改為印。據云其印出南宮韓司火府,有“檄龍召雷,煉魂登真,剪伐水怪,驅蕩陰爽,愈災卻癘,度厄辟病, 焚燒六醜、降伏五魔”(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二)的神力。有“火鈴辟惡愈災法”,述其造印、受印、用印方法。用印時須步火鈴罡、掐火鈴訣。以之治病時,左手掐離文,右手執印,請真炁人印,並存想日芒浹身心混合而一,從鼻白穿印,其炁彌羅纏繞病人,實與布炁治病結合。


北極天蓬印
宋代正一派所傳法印。《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曰:“北極天蓬印,天丁神印,各長三寸,闊二寸一分。右二印,一日北極天蓬印,制伏陰魔,救治疾病。一曰天丁神印,滅鬼祟,治疾病,佩之大吉。”


北極殺鬼印
宋代正一派所傳法印。《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載:“北極殺鬼印,酆都召鬼神印,各長三寸,闊二寸一分。右二印,一曰北極殺鬼印,治一切疾病。一日北 極酆都召鬼神印,若世人被惡鬼山魑古怪所加,使人狂言,或入水火者,以印印病者心上,病人悉能言為患之鬼。其病立差。”


神霄印
神霄派的印章。《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載其印式及造印、祭印之法。印凡五枚,一用金為之,云能管九天九地神祗玉府,四海三江水曹龍神,無所不關, 治萬病;一為棗木或金為之,能通章,降萬神,一以金玉或棗木刊之,云可以管玉府雷神,祈求雨澤,焚燒水澤,伏斬水怪;一以雷震棗木為之,用於驅瘟伐邪,一 用雷震草木刊之,用於急切之事,捉神追鬼。


元應太皇府印
宋代上清派所傳法印。據稱此印可以招真命靈,滌蕩妖邪。《道法會元》卷一七一載:“右元應太皇府印,統制萬殺,消滅害氣,招真命靈,伏魔除怪,管轄萬神,滌蕩鬼邪,劾地界法官,糾邪驅治。刻以雷震木,或赤棗心木為之。”


玉神洞靈篆印
據載此印出自先秦,至東漢時浮丘老人授與費長房,凡書符施法,皆可用之,神異超凡。《道法會元》卷五七載:“玉神洞靈之篆,可印符,去三屍九蟲,祭而佩之,身入神仙。但是符文牒狀,請雨祈晴,感動天地神明,此篆最靈,能致風伯雷神。若修養煉丹之士,有此印者,百鬼不敢視,毒龍不敢奪。亦可印符貼,古木墳 塚鬼精,疾走萬里。如得此篆者,百鬼滅形,可以煉丹。”


天罡印
道教印篆。宋代正一派所傳。《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曰:“天罡印,太玄天帝神印,各長闊一寸二分。右二印,一曰天罡印,以甲乙日印泥蠟上,于病人本命地中埋之,即差。一日太玄天帝神印,一切奏聞之事用之,能治萬病,印病者心上立愈。”


北帝火鈴印
宋代上清派所傳法印。據稱此印可以治病除祟,用時當依訣掐印、念咒、引氣、存想,以驗其功效。《道法會元》卷一七四載:“北帝火鈴印,左手掐離文位,則中指中節也。亦曰日君訣。凡本多以辰為日君訣,不知辰自為天罡訣也。夫黃氣陽精,育魄洞濠,煉明三氣,故以離為日君訣也。右手執印行持,當令動止詳緩,無使神氣驚浮,范像巫者,取笑俗情。思日芒繞兆身,彌羅三匝,故曰纏絡三面。”


霄光火文神印
道教印篆。據載此印出自先秦,至東漢費長房得受於浮逝丘老人,其靈異神奇,難以比類。《道法會元》卷五七載:“雷光火文之書,可印篆牒,下五嶽城隍社令,及佩帶貼門戶。行法之士,宜保盟傳度,奉上帝並蓬萊都水使者,岳瀆名山,鬥下雷神將吏,俟有感應,乃可用耳。氐陽云;雷光火文之書,可印符籙牒,投江河潭源中,起龍發風雨。印牒請風,能使舟航快急。發雷電,請晴雨雪,照百千殃立出。佩人山林,虎狼奔逃,神異如此。得此文者,神能感應,位登真仙。”


雷霆都司符璽
宋代神霄派所傳法印。據稱為元始上帝所傳,有登天斬龍之功能,其印共為四枚。《道法會元》卷一二三載:“雷霆火師曰: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 後二 君得之,相繼仙去。許都仙得之,同吳猛、丁義統領邵陽雷公,以此符璽照其毒龍,是時毒龍兩目進血,方始斬之。其印為屍氣所觸,則微裂小縫。後複祭謝,乃合如舊。”


城隍印
城隍神的官印,系模仿凡間府、縣官印造成。依府、縣品秩,其印用銅。又明清時傳城隍逮于龍虎山嗣漢天師,故其印由天師頒發。原來凡府縣建有城隍廟即有此印,現遺留已極少。今上海道教協會存有上海縣城隍印,其印正方形,邊長90毫米,高110毫米。印文為篆體陽文九字,分三行排列。邊款前鐫“上海縣城隍顯佑伯印”;右鐫“五十四代天師大真人頒”,左鐫頒印日期“大清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初七日”。城隍印古時頗受崇拜,凡地方上有疾疫災害發生,或祭厲等,都須請用此印。不少地方還圍繞用印形成若干習俗。如浙江龍遊等縣城隍印于除夕“封印”至次年正月十八日“開印”,屆時要舉行“開印”儀式。夜間由縣知事或縣長齋戒沐浴,奏樂擊鼓,鳴鑼喝道,前往城隍廟,焚香點燭進行祭拜。紳商立兩旁陪祭。到規定時辰,贊禮人高叫“用印”!縣官即三跪九叩首,在預先用黃標紙寫好的佈告上,蓋上城隍大印,差人貼在廟門口、照牆上。當夜要演天亮戲。次日出城隍會。


提舉城隍司印
此印代表法師受提舉城隍司之職,代天行化,故名。印闊二寸二分,方正,厚八分。印文為“天文篆”,凡六字分二行迭書。凡行法科儀中發牒城隍須用此印。又云倘帶此印,則所至之處,該境陰官自報,皆有鬼神迎送,城隍差兵吏助法。經過山林廟宇,渡江、河、海,常有該處城隍所屬兵吏侍從。(《上清天樞院迥車畢道正法》卷上)。

來源:紫雲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1 03: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