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6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高雄市社會局旗山社福館的督導李淑秋,在偏遠地區輔導家暴受害人、獨居老人等弱勢者,穿山走巷十多年如一日,許多受她輔導的人見到她,猶如見到親人。
家住屏東九如的李淑秋,大學畢業後就到高雄旗山服務,她曾騎兩個多小時的機車到桃源、那瑪夏等地探視個案,也曾在途中碰到土石流。
她描述,眼前泥沙和著雨水不斷在路面上堆積,旁邊就是滾滾的荖濃溪,她穿著雨衣卡在路中間不知如何是好,正好遇見勘查路況的公路局工務段人員,有如看到救星,抓緊機車龍頭跟著前進;她說,後來雨勢越來越大,土石流也越來越嚴重,轉頭看已經不見了的「回頭路」仍心有餘悸,一路抖著手騎下山。
現在她已是資深社工員,同時也是督導,帶領更多年輕社工一起走進山區;「這是XX家、XX考上國立大學了」,車子緩緩駛進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雄市桃源區,李淑秋如數珍寶的介紹著,每個人每個家庭在她口中都像朋友,「社福工作就是這樣啊,能在偏遠的地方服務,反而更有意義」。
10多年來,李淑秋幾乎走遍高雄整個山區,許多「私房路線」裡,盡是她服務過的家庭;見過形形色色的個案,笑嘻嘻的化解所有的悲情、困苦和淚水,「她就是有辦法讓大家都願意全心全意的相信她,盼她解決問題」,一個熟識她的社福工作者這麼說著。
回顧這些歷程,李淑秋說,隨著經驗的累積,也有更多的同理心和感觸,她認為,家暴、獨居老人等問題在市區也很常見,山區個案只是在資源上和資訊上的接收更弱勢而已,她與一些社工員樂於協助弱勢者中的弱勢者。
資料來源: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