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7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5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門神的一個職能是驅鬼辟邪,保障家庭平安。這種門神始於神荼、郁壘 ( 或稱作荼、郁律 等 ) 。神荼、郁壘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據說他們是兄弟二人,住在度朔山上大桃樹下,主管檢閱 百鬼,若有鬼妄為人害,則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所以人們於除夕時放置桃人、懸掛葦索,在門上 畫神荼、郁壘和虎的形象,用以辟鬼驅邪。這種風俗後來簡化為懸桃符驅邪,守衛房門的責任唐以 後逐漸移交給鍾馗和武士門神,但宮廷、貴族家庭沿襲除夕懸掛神荼、郁壘像的習俗,一直到清 代。而民間的武士門神畫像上,也常標有神荼、郁壘的名字,少數地區甚至不貼流行的門神肖像,而在門上書寫神荼、郁壘的名字,即用以辟邪。 鍾馗捉鬼的故事在中國民間非常流行,這個故事始於唐朝。據說唐玄宗有一次發脾寒,白天夢 見一個大鬼,戴著破帽,穿著藍袍,腰繫長帶,腳踏朝靴,在宮中捉小鬼吃。他自稱是終南進士鍾 馗,因應考落第,觸階而死。玄宗醒來後,熱就退了,於是下詔當時的畫家吳道子,將鍾馗像畫 出。從此這個傳說不脛而走,從宮近到民間廣為流傳。自唐末以來,多於除夕夜懸鍾馗像於門。 宋代以後,除了神荼、郁壘、鍾馗之外,還常有畫武士為門神者。武士帶金甲,執金鉞,冠帶 威嚴。但當時所畫僅為武士,並未以人實之。元明以後,武士門神常常以古代的南將代之。這種門 神有幾種說法。如近代流傳最廣的是秦瓊、尉遲恭二位名將,據說唐太宗有疾,夜不能寐,覺門外 鬼魅呼叫,於是讓秦瓊、尉遲恭立門侍衛,夜果無魅。太宗念其守夜辛苦,命畫工圖二人形象,介 胄執戈,一如平時,懸於宮門,於是邪崇息滅。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在蘇州一帶,流行以岳 飛、溫元帥為門神;在河南流行以趙雲為門神。此外,有以趙公明、燃燈道人為門神者,有以孫 臏、龐涓為門神者,這些多為小說中之人物,可見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不少是小說塑造出來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門神的功能不僅是辟邪免災,而且人們還希望從它們那裏獲得功名利祿,於 是門神便有了祈福的功能。至遲在明代,武士門神像上已常添畫「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皆取美名, 以迎祥祉」。於是民間逐漸形成以天官、狀元、福祿壽星、和合、財神等為門神的風氣。
文出:紫雲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