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6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近半年來,在農村鄉下的幾位同學不時給我捎來一兩斤自己採摘加工的“自然茶”,並特意交待,這自然茶純天然無污染,表面看是粗糙點,茶經衝泡品嘗起來,味甘清苦滋甜。這種自然茶,鄉下茶農有人稱之為“元茶”,有人叫它“苦茶”。按現在時髦的說法是天然無公害綠茶,亦稱有機茶。
據瞭解,近年不少農村的農民出外打工進城後,原來分割到一家一戶的茶山茶園,有的轉給鄰居親戚去耕作,有的轉讓給大的種植承包戶經營。一部分茶山面積小,茶樹數量不多一般幾百棵之類的,幾乎是閑置拋荒。因此,現在鄉下農村被撂荒的茶山茶樹漸漸地多了起來。這些茶樹被撂荒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輪回轉換,茶樹在荒蕪自然的生態裏逐步地返還到原始生態之中,成為一種還原的天然茶。今天品嘗到這種自然茶,應該說是自然生態的賜予,也是我們人類原始耕作的一種再現。
時下,走進市區市場街巷,茶莊說店可謂是隨處可見,多的街道稱得上三步一店四步一莊。一般喝飲大宗茶的人們,對茶莊茶店的不斷冒出有點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的感覺。據瞭解,僅今年前十個月寧德市區茶莊茶店新增了30多家。筆者佩服個體茶葉經銷商們經營獨到,公關有方,銷路暢通,生意興隆的同時,也帶來茶品混雜,良莠不齊,經銷中不時發生有人使假摻劣蒙騙坑害消費者的種種現象。新近國家相關部門宣佈的我省兩個烏龍茶廠家生產的茶葉品種質量不合格,指出農藥殘留量偏高的情況。
善於茶道和崇尚品嘗名茶和品牌的消費人群,一般其歷練程度與識別真假偽劣的智慧技巧專一嫻熟,不會輕易或者簡單地中假冒偽劣茶品騙計。而尋常平介百姓喝茶顯然談不上那份考究,也顧不上用更多的時間和功夫去追品牌問名茶,大多喝茶只求解渴,滿足一時的生理需求而已。恰恰這一層面的人群給假劣產品提供市場空間,最容易受偽劣產品的侵犯和傷害。
撫今溯源,革新與復原,似乎相近又相遠。喝茶的演繹與變遷,讓人感到茶文化的淺顯與厚重。當我們喝出茶的興盛與功利的時候,我們更要顧及它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將它對人體健康的弊害消減到最低程度。品說應是自然茶和天然的綠茶,我們期待天然綠茶來自“天然無污染的生產加工銷售渠道和市場”。
來源:中國茶葉知識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