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今心念佛樂無窮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7-11 02:09: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要想轉凡成聖、滿菩提願,還得大家老實念佛。如何念法?普通皆知有四法,所謂: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實相」無相,末世凡夫根基陋劣,尚無般若慧念實相佛;至於「觀想」、「觀相」,眾生心粗境細,也不易如法觀之,故重在「持名念佛」。

念佛的「念」字是「今、心」所合成。一般人以為念佛是口念,故在念字旁加個「口」,其實持名念佛固然要口念,但更重在用心念啊!用什麼心?「今心。今者現在、此時此刻;當下這一秒是現在,到第二秒時,第一秒已經過去了。鐘一秒一秒很有規律的運轉著,我們的心也如鐘一般,滴滴答答的不斷保持著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念念無間。當下這句一念過就不再理會,心念緊跟隨下一句佛號;句句保住「今心」,念茲在茲,不思前不想後。

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最重要的還有「現在心不可得」?心即不可得,萬法亦了不可得,煩惱虛妄也無自性;故念佛時先保持現在心,則一切煩惱、妄想之心就沒有了呀!為什麼?實相無相,三心不可得;能如是正念做觀,即持名而入實相,則可直生上品蓮台!

然保持「今心」念佛時,仍不可忘加上自己虔誠之心、恭敬之力,使所持之每句佛號皆發自內心。如何知有用心念?即念每句佛號時,耳都聽得清清楚楚、心記的明明白白;能聽清楚,表示心在;否則一念忘了現在心,雖口念佛,耳未聽明,表心跑走了,雜亂心攻入也。此即「心不在焉,聽而不聞」,憨山大師也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口不能離心,一離心即無功夫。此乃用功之命脈處,多散亂眾生能由此加功用行,散亂自然減少。如果你睡著了,仍能聽到念佛聲,這就對了;若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什麼也不知,就是還未達聖境界。念佛功夫好的人雖睡眠中作夢,仍於夢中在念佛,用功應至此境;時到功成,終能得一心不亂,入實相定。

要知佛者「覺」也,念佛當下就應時時覺悟,不可隨其昏散。果能以「今心」念佛,將心住於當下所念之佛號,那只有愈念愈快樂、愈念愈清淨自在。只要能得一念相應,這種法樂絕非世間任何五欲之樂所能相比!五欲是包裹甜蜜的毒藥,甜是甜,卻毒死人的法身慧命。凡夫以之為樂,癡到此亦太可憐了!

若念念保住此時此刻,誠敬心一發,心性歸於正念,即能「忘我」,入於「無我」之境。那時念佛、拜佛,那有辛苦、昏散?功夫一相應,念佛是心境寂然。常寂自在;佛號猶如天樂盈滿兩耳、念念不絕;拜佛時身輕柔軟如童子,若彈簧般自然上上下下欲罷不能,經年累月的禮拜,日夜間精進自如。拜佛至此,只要禮敬之樂,何來勞苦啊?

來源:念佛法樂知多少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18: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