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6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集聚地,各種名茶琳琅滿目。可是茶葉對糖尿病有何作用,卻很少深入的研究。最近6月份出版的世界著名臨床糖尿病雜志上發表了日本和我國台灣學者合作的研究論文,認為烏龍茶有助於抗高血糖。
日本人喜飲烏龍茶,所以他們以此作研究。烏龍茶是介於不發酵的綠茶和發酵的紅茶之間的一種半發酵茶。他們認為台灣產的烏龍茶其發酵程度及成分含量不如內地產的。所以研究選用內地產的袋裝烏龍茶,每日5袋(15克),早上衝泡10分鐘共1500毫升,供一天內不論口渴不口渴分5次飲用。此臨床工作是在我國台灣進行的,對20例2型糖尿病人每日飲烏龍茶共4周,觀察對血糖等的影響。
為了嚴格的科學性,他們不是單純看飲茶後如何,而是設計了自身交叉對照。對一半病人先飲茶4周,另一半飲水,以後再相互交換4周。為了避免烏龍茶或其他因素的後續作用,在這兩個飲茶試驗4周之前各有2周空白期,即大家都不飲茶,只飲水,這樣一共觀察了12周。
再為了避免其他各種因素對血糖的影響,這20例的口服降糖藥的品種和劑量都是由一名醫師掌握,在12周內保持不變。計有11例單用磺 類,9例磺 類和雙胍類同用。對每一例的的飲食也由營養師計算其飲食熱卡及各種成分,對運動則用計步器計算其運動量,使這些在12周內都保持衡定。
這樣把各種變異因素都去掉了,可以看到此20例在飲烏龍茶的4周內,血糖由平均12.7毫摩/升降至9.0毫摩托車/升。在飲水的4周內為11.6毫摩/升及12.9毫摩/升,變化不大。為了確認血糖變化,更測可以反映1—2周內血糖水平的果糖胺,飲茶期由410微摩/升降至323微摩/升,而飲水其為368微摩/升及340微摩/升,基本不變。
所以結論是烏龍茶對2型糖尿病在用口服降糖藥時有輔助降糖作用。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抗高血糖作用,因為對血糖正常者它並不會發生低血糖。
至於為什麼烏龍茶有此作用,目前還不清楚。他們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了此茶的成分,發現每天所飲茶中含咖啡因353毫克及總茶多酚1490毫克。文獻上曾有人認為茶多酚在大鼠有胰島素樣作用,而且茶能延緩動物腸道吸收葡萄糖。也有人認為咖啡因可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但也有相反的認為咖啡因可減少胰島素敏感性。
我國作為茶葉的大國,理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而且紅茶和綠茶可能有一種會比烏龍茶更好。此外,他們的工作在科研設計上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一定要科學性強。這種設計可使保健品類輔助用藥的作用得出較明確的結果,而不像目前有些保健品僅靠廣來宣傳。
對我們糖尿病友來說,可以認為飲茶有益,即使沒有烏茶茶,喝紅、綠茶也可以。但不能認為飲茶就可以代替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及用藥。
來源:中國茶葉知識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