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論仙與道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7-12 00:36: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深入研究道教的內容,有仙與道兩種概念。這兩種概念,既有密切聯繫而可為一,亦有互不相關而具不同的實質。且道教的內容,因時間地域的不同而有變化,則仙與道所內含的形象,自然可一可二,可分可合而變化多端。陳攖寧(西元1880年~1969年)老先生為近代有名的道教學者,于五十餘年前,曾創辦“仙學院”,主編《仙道月報》,建國後出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等職,直至仙逝。一生研究道教之所得,即歸諸仙與道兩方面。要而言之,道本《老子》之言,得道成仙.斯為修道的成果,古有黃帝飛升成仙之事。合黃老之旨以究其理,此道教的內容,所以不可偏廢仙一與道,方可有其特色。今當中國道教協會組織舉行“紀念陳攖 甯老 先生仙逝二十周年紀念會及道教文化研討會”之際,願繼承 陳老 先生所研究的原則,從仙與道兩方面,以研討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這一最簡單最合乎史實的定義,必須認真對待,尤其是應該瞭解道教如何生長的具體情況。因中國有其漫長的史實可考.于世界史上屬僅存的古國。如埃及、巴比倫等國的古文化,不幸已中斷,唯中國的古文化,依據近百年來所發現的殷墟甲腎文論,凡有十萬餘片有文字的甲骨,時間為距今三千數百年前。且因文化未中斷,故在今天仍能概知其文字的內容。這一有影響於全人類歷史的文化寶庫,正產生在中國國土上。試思三千數百年前,有此較具備的文字,則創造文字有其千一百年的過程。在其前,有其知識而尚無文字的時代.更有其沙長的歲月。于建國後的考古事業有大發展,正在發現史前文化的情狀。凡舊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屢屢掘得,且將遍滿全國各地,有此史實為證,中國誠不愧為具有文明古國的稱號。進一步究及古代文化的萌芽,與宗教信仰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如北京房山,有一二萬年前的山頂洞人,今所發現的一切遺跡,早具有原始宗教的形象。凡距今約萬年前後的遺址,決不是僅數處,已有數十百處。在全國各地所產生的基本相似而非全同的各種原始宗教,就是發展成中國道教的基礎。  

依全國地勢言,含有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孕育著中國文化的發展。更應考慮黃河以北,長江以南的發展情況。擇要而言,黃河上游有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黃河中游有仰紹文化、龍山文化等;且于西安已得半坡遺址,鄭州亦有大河村遺址等,又黃河下游有大改口文化等。長江上游的南方有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等;長江中游有屈家嶺文化、大溪文化等,及漢水流域,鄱陽湖贛江流域,遺存尚多,長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堪澤文化等。于所有的文化遺址中,莫不與原始宗教有關,今後應深人研究當時各地居民的思想實質。幸有此考古所得,故對記述占史的古籍,亦須加以再認識,如總述古代神話的《山海經》等書,大量含有史前文化的記錄,不可全部認為是無槍之說。又如《路史》等所認識的時間間隔,亦有參考價值。  

且由地勢而及天時,此以萬年的時空數量級考慮其變化,因中國地處北半球,地勢為西高東低,故觀其東西,以見水流的順逆,又氣溫為北冷南熱,故觀其南北,以見氣流寒暑之推移。合而觀之,似有西北至東南一線,為發展的方向而變動較多;東北至西南發展的一線,比較穩定。概言萬年來的居民變化,有分有合,聚居的組織,自然由母系社會逐步變化成父系社會的事實。且由人數較少的部族,可結合成生活習慣相似而人數較多的民族。於原始宗教的信仰,亦經相互排斥或相互結合而有相似的信仰。且民族的遷移,似當l婦北南移為主,而農業社會的形成,南方反早於北方。又最近于北方紅山文化區域中,發現遼西西部有大型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家群址,時間在距今五千年前,則對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必須加以改觀。東西向外,尤當注意南北向。有此史實為據,及三千數百年前的殷周文化,其宗教信仰早已完成其整體思想,似不可再以原始宗教視之。究其信仰的實質,就是人與自然界的結合,人則貴由遺傳而推至始祖,自然界則本諸直立人的上下為天地,所謂“頂天立地”。上天重視登山。人地重視涉水。中國宗教之神化名山大川,決非偶然。以尊祖論,產生以始祖配天的宗教概念。商周之祖皆有母無父,尚見母系社會的情況。故孔子于古史,劃時代於堯舜,所以確立父系社會。以時間觀之,僅上及一千數百年。惜經孟子“言必稱堯舜”的大力美化,使堯舜時代的面目,與具體的史實距離日遠,漢後“經學家”進一步美化,二千餘年來所認識的堯舜時代,不奮為人間的理想國,而對古史的史實,基本不加考察。則由宗教信仰所建立的彼岸樂土,在中國的經學家視之,堯舜時代猶此岸的樂土。直至近百年來始能糾正經學家的陋見。在古史上堯舜前的史跡尚多,當春秋而戰國時,反能有所認識,齊國的櫻下派,亦就是由姜齊而田齊,已上推陳國的始祖由舜而黃帝。後孟子之鄒衍,即用“先序今以上至黃帝,”是即以黃老道擴大堯舜孔子之道,而方仙道亦由是而起。仙之概念與黃帝聯繫,道之概念與老子聯繫,黃帝飛升者,所以發展殷周時代早已形成以始祖配天的宗教概念。《山海經·海外南經》:“不死民在其 (指交脛國)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日在穿匈國東。”《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山海經·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凡此神話,以見先民早有長生之願,成為原始宗教所幻想的形象。其後就成為道教信徒入山修道,不食煙火食,由辟谷以祈求成仙。又齊之沿海,如蓬萊等處,常有“海市量樓”出現,此事在今天,猶引人注意,何況二二千年前,不期而以仙山目之。凡道教所構建的仙境,既有瓊樓玉宇,亦兼有一般民間的生活情狀,是皆得於“海市岳樓”中。且幹西北的流沙區域,亦可能出現“海市蜃樓”,皆為中國產生道教的思想基礎。

計自戰國中期起,有大量文獻託名黃帝。因在當時基本已理解古史,代代相傳須有較長的時間,方能成為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惜這一合乎科學推理的事實,未為儒家所認識。故司馬遷之《史記》已能托始于黃帝。同時漢武帝尊儒術後,就全部否定黃帝的事實,故黃老道與方仙道變成不必研究的贅疣。不知此在當時,直接影響秦始皇的建國,早有大量信徒。今于長沙馬王堆發現大量黃老道的文獻,更可加以證實,且二千餘年來,已成為中醫理論基礎的《內經》,亦託名于黃帝。此見尚黃老有其實質性的內容,非僅休養生息而已。  

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後,西域地區所信仰的佛教,即源源而來。東漢初楚上英兼信黃老與浮屠,則黃老道何可不認為是中國的宗教。然自宋代起,漸以張陵的五斗米道作為中國道教的開始,則中國有宗教,已受佛教的影響,在佛教傳入前中國無宗教,此一觀點實未合中國的史實。又自明朱元璋起,認定道教僅須以正一、全真二派當佛教的宗門、教下足以代表一切。則道教教義日隘,先秦燦爛的文化,全部與道教無關。此實為中國歷代學者,以儒為主的流弊。且對中國的宗教思想,及土生土長的道教,根本未加詳究,乃去仙而僅論道,宜白明清以來,道教日趨式微。今當恢復道教的可貴實質,就在深人認識並體驗人體的究竟,其源必須本諸先秦的仙道。

來源:紫雲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 00: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