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133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關西鄭氏祠堂
位址
新竹縣關西鎮北斗里明德路56號
年代
清道光14年(1834)
關西位於新竹市的東北,為鳳山溪上游重要的城鎮。
在清初漢人入墾之前, 此地屬於平埔族竹塹社居棲之處。
漢人約在嘉慶、道光年間,大體上是從新竹平 原循鳳山溪而上進行拓墾,關西是出入內山要津,乃設隘守護。
關西市街包括老 街與新街,老街始建於嘉慶17年(1812),新街即咸菜硼,創設於道光2年( 1822)。
古時的祠堂或家廟除了祭祖功能外,事實上與寺廟略同,兼具教育,文化及 公共活動之多元機能。
為學童的啟蒙教育,祠堂可兼作私墊﹔地方族人喜慶及年 節慶典,可充作場所活動﹔族人排解權益糾紛亦在祠堂舉行。
有些大的祠堂還附 建戲亭,定時邀請戲班演出酬神敬祖,宗族共聚一堂,彌足溫馨親切。
關西鄭氏 祠堂是清道光中葉所創建,當咸菜硼開拓正盛之時,是台灣客家祠堂的重要典 型。
透過這座祠堂,令我們了解台灣移民歷史,對當年披荊斬棘之辛苦倍加欽 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