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6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清康熙八年,湖北武當山太子坡一位叫陳清覺的道士來到了四川青城山。當時,青城山這座道教名山歷經了明末的戰亂,整座青城早已是道觀毀損八九,道眾逃散大半。陳清覺來到青城山后,招集道眾,修橋鋪路,重興法事,重振玄壇。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創業,使青城山又逐步恢復了道家仙山的風貌。
陳清覺,湖北武昌人,號煙霞子。少年習儒學,登第入庶常,除東宮侍講。明末世道多亂,他辭官隱居,後來在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派道士詹太林為師,出家修道。
1669年,陳清覺與師弟張清湖來到青城山,他留居天師洞,張清湖住文昌宮。當時的常道觀殿宇毀壞,其情況如1726年的《常道鑄鐘銘》所記:“張賊兵燹常住,鐘磬盡毀。幸而國朝升定,康熙八年稍有復舊。”經過陳清覺等人的共同努力,青城山面貌為之一新。康熙二十六年,陳清覺將青城山廟務一併交與師弟管理,單身來到成都青羊宮結茅靜養。
1695年,四川按察使趙良璧來到青羊宮,見陳清覺道貌奇偉,談吐不凡,不禁感歎道:道長不是平常人,有出世之姿。後來,趙良璧出面購地建了二仙庵,迎請陳清覺主持。後來,趙良璧又將陳清覺事蹟上奏了朝廷。康熙四十一年,陳清覺奉詔進京,得到了康熙帝的接見。康熙帝敕封陳清覺為“碧洞真人”,還親筆書寫了“丹臺碧洞”匾額。從這個時候起,全真教龍門派“丹臺碧洞”宗誕生了,數百年來綿綿不絕,傳承至今。
來源:李道浸部落格 |
|